希望教會 HOPE CHURCH
  • 關於希望
    • 認識希望
    • 加入小組
  • 最新消息
  • 牧者頻道
    • 主日信息
    • 讀經列車 >
      •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 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 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
      • 尼希米記/以斯帖記/約伯記/詩篇
      • 箴言/傳道書/雅歌/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 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
      • 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
      • 哈該書/撒迦利亞/瑪拉基書/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
      • 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
      • 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
      • 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 生命故事
  • 品味幸褔
    • 幸福之語
    • 夫妻恩愛營
    • 鄰家醫師
  • 幸福小聚
  • 未來領袖
    • 活力青少
    • 歡樂兒童
  • 聯絡我們
按此處以編輯.

來到耶穌面前

6/4/2023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約翰福音 6 : 11 】
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
五餅二魚的故事在馬太福音14章,路加福音9章,馬可、約翰福音6章都有記述到,可見這個故事的啟發有多重要。

一、人看問題很大

在約翰福音特別告訴我們,耶穌要門徒找食物給民眾吃其實是要試驗門徒,我們來看兩個門徒的反應,先看腓力聽到耶穌給的課題,直接的反應【約翰福音 6 : 7 】就是認為不可能,就算擁有很多的錢也是不夠的。

另外看看彼得的兄弟安德烈
【約翰福音 6 : 8-9 】雖然找到了一個孩童有五個餅兩條魚,看似很多,對小孩子來說,但是看到光男丁就有5千人,忍不住說:「分給這許多的人還算甚麼呢?」腓力和安德烈都犯了同一個毛病,看問題看需要過去看神,往往是放大問題,放大魔鬼的能力。

放大問題往往使我們的眼目看不見耶穌,使我們的心調轉不朝向耶穌。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分心的例子
【路加福音 10 : 40 】馬大心中看中伺候的事情大於耶穌,使她心裡忙碌,甚至要脫她的妹妹下水,馬大的心更加遠離耶穌了。

我們很容易就把眼光定睛在問題上,注意力放在困難上,卻忘記耶穌說過:「在人所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即使常常與耶穌在一起的門徒也難免犯下這樣的失誤,看問題大於神,這使我們陷入問題的漩渦,而無法自拔。

我們來看哈巴谷這位先知看到的光景
【哈巴谷書 3 : 17 】,這當中形容到的光景夠悲慘吧!我想任何一個人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感到很沮喪,然而哈巴谷先知沒有讓自己的情緒停留在這樣的光景中,他知道這光景不是他最後的終點,所以在18節他宣告,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哈巴谷明白脫離問題的最好方法是轉向神,宣告神的救恩,自己就會因神而歡欣快樂。

另外可拉的後裔在詩篇
42篇也說這樣見證,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光榮(原文是幫助),是我的神。

不要讓問題困難限制你的未來,限制你的發展,限制你將要領受的,來到耶穌的面前,你將再一次經歷到祂是信實守約施慈愛的神,在你所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二、從微小到豐盛

剛剛提到人看問題很大,看自己卻很卑微,如安德烈看那孩子帶的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就感到那也不夠,輕看所有的,我們反觀耶穌沒有輕看我們以為不足的,反而耶穌為這一點點來感謝,而我們看見只有這一點點神也願意用。

孩童有的只有少少的,但神卻給大大的豐盛。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要多麼的有才華,還是多麼的有能力,或是覺得要有多少的財富才能來奉獻給神,這都是錯誤的想法,神不輕看人的擺上,即使只有一點神也能用。

我們不要等到很厲害才開始,而是要從小事上做起,開始學習事奉神,這樣就不會有一天坐在台下說那本來是我的。只要你願意把自己獻給神用,把你會的,擁有的,看起來一點點的,只要有願做的心志,有一天必經歷到神所回應的豐盛,如同
【約伯記 8 : 7 】提到的,神能使起初微小的你,終久必甚發達。

分出去還要倍增。

三、常到耶穌面前

最後我們來看到在吃飯前,耶穌叫眾人坐下,讓眾人可以安息【約翰福音 6 : 10 】。

耶穌不是告訴我們,
【馬太福音 11 : 28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來到耶穌面前,耶穌不是讓我們還站著,特別是那些已經經歷過許多勞苦的人,耶穌要使你得安息,坐下,一個安穩的行動,放鬆的行動,表示我們在耶穌面前是輕鬆的,是靈裡安息的,坐下休息要知道我是神。阿們!放心獻給神,不是多寡的問題,是甘心樂意獻上的問題,只要獻給耶穌一切都不同。

沒有缺乏也沒有浪費。主不會忘記你給祂的,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箴言 11 : 25 】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經歷豐盛供應的基礎在於神的羔羊,供應臨到是因為逾越節近了。
評論

影響世界的力量 — 母親

5/14/2023

評論

 
圖片
【箴言 31:10 】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他的價值遠勝過珍珠。
「才德」婦人其實是指:敬畏耶和華的「英勇」女子, 根據希伯來文的字義,這女子應是「大能戰士」。

一、媽媽的影響力

媽媽有比較多時間給孩子,誰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多,誰就一定會影響孩子。所以媽媽影響力非常大,不只是生活習慣、性格建造,靈命方面也是一樣。
  1. 生活習慣的影響
    一個人的習慣,很多都是在很小的時候養成的。

    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影響孩子非常深,妳天天跪在床頭禱告,孩子看著看著就學會了,甚至不用妳教。
    媽媽是甚麼樣的人,就會影響孩子成為甚麼樣的人

  2. 性格的影響
    例: 特斯拉CEO的媽媽!梅伊.馬斯克,生命故事, 給孩子自由的「超前衛」母親


  3. 屬靈生命
    媽每天給孩子很多時間,所以一定會大大影響孩子!妳的禱告、妳的話語在在都會影響他們
    媽媽裏面那滿足的喜樂、滿足的愛,一定會影響孩子,妳對孩子的影響絕對超過父親。

    今天要介紹一位母親,亞比雅是希西家王敬虔的母親:
    【歷代志下 29:1-2 】
    ​希西家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做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亞比雅,是撒迦利雅的女兒。
     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

    在希西家之前即便也有一些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卻從來沒有一個王打破一個傳統,把邱壇除掉。在以色列人、猶大國的歷史裡面,第一個真的把邱壇除掉的就是希西家。
    希西家敬虔的生命,都來自母親的影響,亞比雅是先知撒迦利雅的女兒,她熟知以色列的律法,若不是她的敬虔和悉心的教導,就不可能有偉大的希西家王,也就不會有猶大國復興的榮景。

    這位猶大國最正直、最敬虔的偉大君王希西家,竟然是猶大國最邪惡、最腐敗的君王亞哈斯的兒子,一個很糟糕的爸爸怎麼會生出一個很好的兒子來呢?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關鍵,是媽媽的影響力。
    上帝賜給他一位最敬虔的母親亞比雅。所以親愛的姊妹,即便孩子的爸爸很糟糕,媽媽不必妄自菲薄,妳是有影響力的。你也可以教出敬虔的下一代。

    ​感念文:秋芬姊妹、聖閔弟兄。

二、媽媽的需要

媽媽活過來,家就活起來
評論

各就各位 - 家庭月系列

5/7/2023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以弗所書 4 : 16 】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一、尊主為大

以信仰來說我們都知道耶和華是我家之主的觀念,但是有沒有真正落實在家庭中又是另外一回事。

三國時期的劉備在臨終前對他兒子的諄諄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很多的大事被攪黃了就是因為小事沒有做好。

在舊約中撒母耳小時候侍奉的大祭司以利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撒母耳記上 
2 : 12 】
以利的兩個兒子是惡人,不認識耶和華
。
​

以利的兩個兒子繼承父親擔任起祭司的職分,但是他們輕忽這樣的職分,不按照規矩隨意地向獻祭的民眾所要祭祀的肉:
【撒母耳記上 2 : 17 】
如此,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華面前甚重了,因為他們藐視耶和華的祭物(或譯:他們使人厭棄給耶和華獻祭)
。

除了這個他們又與會幕前伺候的婦人苟合,以利不管怎樣勸他們也沒有用,結果是兄弟二人同時死在戰場上,以利聽到消息就摔死了,並且整個家族遭到神的咒詛,家中必定沒有老年人,此後以利的子孫都沒有活過中年的,並且失去了做祭司的資格,到了所羅門的時候這事完全應驗
(王上2:27)。

以利的問題在哪裡?

【撒母耳記上3:13 】
我曾告訴他必永遠降罰與他的家,因他知道兒子作孽,自招咒詛,卻不禁止他們
。
以利知道兒子的問題,但卻不禁止他們,第二章我們也只看到以利勸戒而已,也就是俗稱的念一念而已,其實以以利的權柄,他確實可以禁止他的兒子擔任祭司的職分,但以利沒有,他沒有將敬畏神尊主為大的態度深刻的指教他的孩子,造成了對家族嚴重的後果。

另外的例子我們來看耶穌的父母約瑟及馬利亞:

【路加福音 1 : 46-47 】
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 
【馬太福音1:24】
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
。
不論是約瑟或是瑪麗亞對神都有一個敏銳的心,和實際回應的行動,這也難怪神特意選擇這個家庭作為舊主耶穌降生的家庭,他們家與全人類拯救的大功有分,這是何等的榮耀。

我們看到亞伯拉罕信仰上對兒女的影響,亞伯拉罕是一個到哪都要築壇向神獻祭的人,所以他的兒子以撒如此,孫子雅各如此,雖然他們的人生所行不是完美無缺,然而因為亞伯拉罕留下的尊主為大的好榜樣,讓他的子子孫孫可以因敬畏神而蒙福。

在教會中看到很多的家庭也是這樣,當父母在信仰生活上有好的榜樣,常常也影響兒女也來敬畏神,所以他的兒女也就蒙福,就這樣一代傳一代,祝福是不斷在家族中的,這樣蒙福的恩典當然要把握,不要白白失去了。

二、站對位分

當一個家庭以神為主的時候,這個家就不會去太注重誰大誰小,誰對誰錯,而是會尋求神的意思,這樣會讓每個家人站對位分,做他該做的事情。

【以弗所書
4 : 16 】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家庭中最美的事情不就是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讓家漸漸茁壯嗎?

我們首先來看關於夫妻的位份:

【以弗所書 5 : 22 】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
【以弗所書 5 : 25 】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以弗所書5:33 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他的丈夫。
【彼得前書 3 : 7 】
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原文是知識)和妻子同住;因他比你軟弱(比你軟弱:原文作是軟弱的器皿),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他。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
。
這裡對於夫妻的關係不是誰大誰小的問題,而是在於夫妻不同腳色對關係該有的態度的教訓,這不單單是夫妻要學,單身更要預備自己有這樣的態度,當愛情的機會來了,就很快能進入婚姻了,而且進入婚姻後也能保持兩人關係的和諧。


【以弗所書 6 : 2 】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
孝敬父母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既然是蒙福的誡命,認真遵守自然有祝福,而且是神保證的祝福。

【箴言 23 : 25 】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箴言 29 : 15b 】
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
。
這裡就是說我們所做所行應當使父母感到光榮,讓父母覺得沒有白生這個小孩。我們不單自己這樣行,也要這樣教導自己的下一代,讓福氣可以延續下去。


【箴言 22 : 6 】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以弗所書 6 : 4 】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
教育孩子是父母理所當然的責任,重要的方向是教導他們當行的正路,而不是要達到甚麼成就,重要的是內心、品格的建造,而非外在的成就,在教導的過程,要注意不要用偏激的話去貶損孩子,以免孩子失了志氣。

台灣卡內基的名講師黑幼龍對他的兒女就是如此教育,偏重的是他們的內心健康與品格教育,結果是孩子都發展得不錯,而他的兒子黑立言也學到父親的教育方式,他的女兒是有在上英文補習班的,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考了個零分,黑立言秉持父親的教導方式,並沒有對女兒考零分去責備他,或是指責她偷懶不認真念書,就是去關心她的心情,鼓勵她,後來女兒對英文一直保持學習的熱情,而且常常代表班級參加演講比賽。

黑立言表示,如果當時他像很多父母那樣,指責女兒考零分很丟臉知道嗎?或是說妳怎麼那麼糊塗,還是說妳都不認真,現在女兒的英文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家庭的每一份子不是要去注意別人怎麼活,而更多的是要去注意自己的角色該怎麼做,可以幫助家人更好,這樣更司其職,家庭就一定會更和樂。

三、愛中建立

家庭中每個成員各就各位發揮出各體的功用,家就會漸漸健壯起來,教會是如此,家也是如此。

每個人願意為家庭付出,就是建立一個愛的氛圍,不是去指責別人做得如何,而是更願意盡自己的責任。就像剛剛提到的各就各位,做丈夫的要常常想,我愛妻子有如同自己嗎?

我有的,妻子有嗎?

我享受的妻子有享受到嗎?

妻子有感受到我的愛嗎?

若如此常以為虧欠,認真去學習如何愛妻子,沒有妻子不感動的。

而當妻子的要想想自己的說話有敬重丈夫嗎?

我做事有敬重丈夫的意見嗎?

我有充分和丈夫溝通嗎?

我有對丈夫用情緒勒索嗎?

我是丈夫的幫助還是丈夫的阻力?

如此這樣的省思,很難不讓丈夫感受到妳敬重他的態度,丈夫就愛的更甘心樂意。

對父母也是如此,常常的問安,注意父母的需要,有事會願意詢問父母的意見,和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這樣的親子關係很難不好。

做父母的養育兒女上,多多注意用字遣詞,有些該堅持的要耐心溫柔的堅持,在孩子的學習成長上,多鼓勵,多讚美,多引導,少責備,就會看見孩子的成長,讓你感到欣慰。這些的付出都不容易,如同愛篇:
​【哥林多前書 
13 : 4 - 8 】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

要達到這些不容易,但是留心去做,家就會是讓人在愛中成長的地方,是一個溫暖的避風港。
評論

感謝生命中有你

5/1/2023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冰桶挑戰】曾是2014夏天風行全世界的慈善活動, 是為了要引起人們對漸凍人的關注,希望能藉由體驗淋冰水,讓社會大眾體驗漸凍人肢體,被冰凍住,動彈不得的感受。

「漸凍人」是一種罕見疾病,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簡稱 ALS。
患病者的肌肉逐漸衰弱和萎縮最終大腦完全喪失控制身體運動的能力,但心理神智不會受到明顯影響。它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幾乎找不到甚麼方法能夠減緩,身體的運動神經功能退化,全身肌肉會逐漸萎縮無力,最後連呼吸都困難;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就是這一病症的最著名患者。

在我們今天所看的經文中,有四個朋友接受了【冰桶挑戰】,他們的朋友是一名癱子。
【馬可福音 2:1~12 】
1. 過了些日子,耶穌又進了迦百農。人聽見他在房子裡,
2. 就有許多人聚集,甚至連門前都沒有空地;耶穌就對他們講道。
3. 有人帶著一個癱子來見耶穌,是用四個人擡來的;
4. 因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穌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頂,既拆通了,就把癱子連所躺臥的褥子都縋下來。
5. 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
「小子,你的罪赦了。」
6. 有幾個文士坐在那裡,心裡議論,說:
7.
「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他說僭妄的話了。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
8. 耶穌心中知道他們心裡這樣議論,就說:
「你們心裡為什麼這樣議論呢?
9. 或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樣容易呢?
10. 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
」就對癱子說:
11.
「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
12. 那人就起來,立刻拿著褥子,當眾人面前出去了,以致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

這個癱子的需要感動了他的朋友,使他們有所行動,帶他到耶穌那裡去

一、四個朋友的愛心行動

真實的友誼、真正的愛,總是能找到方法,沒有不能克服的阻礙。我們看見這位癱子,因著這四個朋友的友誼,他們發明了很有創意的方法,終於能來到耶穌面前得到醫治。

「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 (箴 17:17)。
從這癱子的朋友中,我們看到他們是「五心級」的朋友。
哪五心呢?
  1. 愛心:
    癱子可能會發脾氣、有很多意見、可能有些固執,抬的人須有很大的愛心,會體諒,愛他靈魂的心,望他病得醫治,甘願犧牲且不埋怨路途遙遠,甘願主動付代價帶人到主的面前。

  2. 決心:
    他們想幫助那癱子的心意,非常的堅定,如果門進不去,何不試著從窗戶進去? 如果連窗戶都進不去,何不大膽的嘗試從屋頂上下去? 那些人就是如此。 

  3. 信心:
    經文「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施下恩典和能力,祂赦免了癱子的罪,並且叫他起來行走。這信心是指癱子的朋友相信耶穌,一定可以治好他,他們不放棄的決心在沒有路的情況下,因著信而看見出路,那出路在哪裡,就是屋頂。信心乃是在四圍都是攔阻沒有出路的情況下,我因信祂,就看見出路!
    司布真解釋這個真理說:信心充滿發明的力量,雖困難阻礙重重,因信終必有條出路。 

  4. 同心:
    他們四人必須同心,分工合作。有人找繩子,有人照顧癱子,有人把繩子繫在架上,有人要吃力地挖屋頂,四個人要取同一方向,不能各持己見,各自東西。
    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
    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的那種合作精神,有祈禱,有帶領,有跟隨,合力來抬,才能在屬靈的事上多結果子,教會才有大復興。
    主耶穌說:「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夫必為他們成全」(太18 :19)。

  5. 耐心:
    癱子不是你那樣想像,很容易讓人抬到主面前,可能需要這些朋友車輪大戰,一再的勸說,可能癱子提出很多為難的條件,都要有耐心,決不半途而廢,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不怨路途遙遠,責任沉重。不半途而廢,甘願付代價帶人到主前。
    ​
    因著朋友的信心,奇蹟發生了;因為友情的力量,罪被赦免了。由此我們明白,我們可以幫助他人獲得罪赦,重獲新生。

二、癱子的生命需要主的醫治 

  • 【馬可福音 2 : 5 】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
  • 表面的問題 V.S 根源的問
    故事中,耶穌見了他們的信心,沒有說「你得醫治了」,而是說「你的罪赦了」,這裡令人產生疑惑,癱子想要耶穌醫治他的身體、我們來到主的面前,也可能是面臨婚姻、工作等的問題,但耶穌竟然告訴我們,我的罪赦了,而不是我的身體好了?
    這是因為耶穌清楚知道罪,是我們生命根源的問題,而我們往往只關注身體表面的疾病,身體的不舒服。耶穌關注的不只是你表面的問題,耶穌關注的更是你生命根源的問題,我們通常只能看到表面問題,只要問題解決就好,但耶穌的醫治要從裡面的根源醫到外面,這才是全人的醫治。最後癱子不只罪得赦免,身體也恢復健康,當場站起身來,拿著褥子走出門回家。
    ​

  • 身體的癱瘓 V.S 靈性的癱瘓
    癱子並不只有身體上的癱瘓。許多因心理疾病,或是因為心理創傷,或是因為心中埋藏了某些罪過,造成心靈的癱瘓。
    外在身體的癱瘓顯而易見,但心靈的癱瘓、靈性的癱瘓、信心的癱瘓則不易察覺;我們看見很多夫妻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但夫妻的愛卻已經癱瘓了。親子的關係也是癱瘓的;甚至有些小組雖然每個禮拜聚會,但小組的動力和愛已經癱瘓了。
    弟兄姊妹,今天神就要赦免我們的罪,祂要讓我們所有的癱瘓都能得醫治;不管是身體的、心靈的、家庭的、小組的癱瘓,耶穌基督都要醫治。祂要我們把褥子拿起來,把軟弱、疾病拿起來;因為祂是滿有能力的主,祂今天就要做,祂現在就要醫治!

三、成為把癱子抬到主面前的四個朋友

【腓立比書 2 : 4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例子:
孫越弟兄,知名藝人陶大偉是孫越的好朋友,陶大偉一直很希望能介紹孫越認識耶穌,但是兩人一起搞笑太久,很難聊到正經話題,因此陶大偉特地寫了一封信,傳福音給孫越,而孫越被信中的話語深深觸動,故決定走入教會,尋找真理。

後來孫越不僅戒了菸,並全力奉獻於公益、將傳福音視為一生最重要的事。你的身邊是否也有一位好朋友,等著你付代價、帶他們認識耶穌呢?

親愛的家人,無論我們現在的處境是癱子,還是那四個朋友,讓我們都不要在孤身一人,敞開心分享愛,也領受愛!

評論

調正心的方向

4/23/2023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約伯記 11 : 13-19 】
你若將心安正,又向主舉手;你手裡若有罪孽,就當遠遠地除掉,也不容非義住在你帳棚之中。那時,你必仰起臉來毫無斑點;你也必堅固,無所懼怕。你必忘記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過去的水一樣。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雖有黑暗仍像早晨。你因有指望就必穩固,也必四圍巡查,坦然安息。你躺臥,無人驚嚇,且有許多人向你求恩。

一、心是成就的羅盤

經上說我們:
【箴言 
4 : 23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
心就像是人生的羅盤一樣,引導我們走往的方向,羅盤若是損壞,如同航海的人,羅盤出了問題,那是會讓人掉入無盡的深淵,會讓人走迷了路。

剛剛所讀的約伯記
11:13-19的內容,一切的祝福都是由一開始的那句話開始,你若將心安正,心正了路就對了:
【詩篇 42 : 11;43 : 5 】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光榮(原文是幫助),是我的神。
詩人在被擄流亡之地,心中難免煩躁,當煩躁的時候,他提醒自己的是要仰望
  神,因我還要稱讚祂,祂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當心煩躁時,詩人沒有任由他的心發昏,沒有任由心被這些問題、環境、挫折、失望給吸引,而是讓心回到正確的位置,將心歸正對準神。
例:
當初迦勒、約書亞不是看巨人,看城牆高,而是看神能,相信神,至終他們兩人可以進入迦南地。

以利沙雖然看見圍攻他的亞蘭人滿山滿谷,但他更看見那與他同在的超過亞蘭人,經過以利沙禱告後以利沙的僕人才看見那比亞蘭人更多的天使天軍。

​以色列人看見巨人歌利亞,但大衛不是看巨人,他的心是對準曾幫助他的上帝,在他來看歌利亞不過是如同他從前打敗的獅子、熊而已。約伯在困難中看見神仍是那可稱頌的神。

約伯不是看財富的損失、兒女的死亡或是病痛的折磨,而是看見神,看見我的救贖主活著,奉主的名祝福你在困難中可以對準上帝,看見神的幫助,看見神的能力,看見你的難處有神一定可以解決,生命必然得著神所賜的豐盛。

二、心要歸正勝困苦

你的心要歸正,你就必堅固,無所懼怕。

就像大衛遇到獅子和熊不懼怕,看到巨人歌利亞不懼怕,遇到部下因為根據地洗格拉被攻破,妻子兒女被擄走,部下們心中悲憤到想要殺大衛,大衛也不懼怕,靠神心裏得堅固,剛當上國王,遇到非利士人進攻一次、兩次都不害怕,心裡堅固。

遇到兒子押沙龍背叛,心裡堅固,很快處理好撤退的事情,重新集結部隊,至終打了勝仗奪回國權。你心要歸正,就必忘記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過去的水一樣。

在苦楚中將心歸正,對準神,約瑟不就是如此,被出賣,賣到埃及當奴隸,又被陷害變為囚犯,他苦嗎?

很苦,但約瑟將心歸正,相信神,學習夢的啟示,終究成為拯救埃及免於飢荒的宰相,他給第一個大兒子取名叫瑪拿西:【創世記 
41 : 51 】
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
。

名字的意思就是忘記,他忘記一切的困苦,而後第二個兒子取名叫以法蓮:
【創世記 41 : 52 】
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因為他說: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
。

祝福各位,將心歸正不僅使你忘了痛苦,還會在受苦的地方昌盛。將心歸正,你會發現痛苦的經歷將來會成為你的談資,就像男生當兵的經驗常常是男生受苦的經歷,但卻也成為他們最愛的談資,因為都過去的,不再成為困擾,也不再成為惡夢。

又好像爬山,特別是爬高山,有挑戰的山,很辛苦的,但是近年卻越來越多人愛爬,為什麼?因為越過這爬山的困難就看見更美的風景,那些困難都忘記了。

在困苦中更要將心歸正對準神,就好像小孩子受傷了,只要爸爸媽媽待在旁邊,他就可以忍耐
(小女兒小時候頭撞破,有父母在身邊她能忍耐縫線之痛)。

​生命中難免類似這樣的痛苦時光,將心歸正,你會感受到天父上帝的同在,祂的愛,帶領你走過這不安、痛苦的時光,那安舒的日子就必然來到。

三、心要歸正路寬廣

【約伯記 11 : 17 】
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雖有黑暗仍像早晨
。

調整心的方向,將路越走越寬廣,如同居可以嗎?婚前性行為可以嗎?這些想法是否讓將來的路走得更窄,當我們心歸正,即使面對黑暗,卻像早晨一樣,比正午更明。

當四周黑暗,心中要有光明,用正直回應別人的彎曲,當初大衛追擊攻打他根據地洗格拉的亞瑪力人,追到一半有部分的人疲乏了無法在追,大衛就留他們在原地休息,看守兵器,帶剩下的人繼續去追,後來追上了也打敗亞瑪力人,得到許多的戰利品,結果回來的時候,那些跟著大衛去追擊亞瑪力人的下屬,就覺得不需要分戰利品給留在原地修整的那些人,但大衛這樣說:
【撒母耳記上 30 : 23-24 】
大衛說:「弟兄們,耶和華所賜給我們的,不可不分給他們;因為他保佑我們,將那攻擊我們的敵軍交在我們手裡。這事誰肯依從你們呢?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應當大家平分。
」
面對人心的彎曲,大衛以正直來回應。怎樣的心是光明的心呢?就是寬廣的心,以寬廣去面對別人的狹窄,如亞伯拉罕對羅德;以撒面
對非利士人的狹窄,得到利河伯。

【創世記 
26 : 22 】
以撒離開那裡,又挖了一口井,他們不為這井爭競了,他就給那井起名叫利河伯【就是寬闊的意思】。他說: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我們必在這地昌盛
。
還有呢?用饒恕去面對別人的傷害。有沒有人沒有被傷害,但是有沒有人沒有傷害過別人?
也沒有,不饒恕只是讓自己心裡不愉快,不饒恕只會傷害自己:
【箴言 19 : 11 】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
用退讓面對別人的爭競,用體恤去面對別人的無知,用不計較去面對所有的不公平,所有的事情解決要從心裡開始,以清心回應人的貪婪,如面對權勢的時候心要安正
(不要逢迎拍馬,要無欲則剛,重要的是做事,而不是戀棧權位。在權勢不卑不亢。),面對美女帥哥的時候心要安正(弱水三千只有一瓢飲),面對金錢的時候心要歸正(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多給別人一點更蒙福)。
評論

「猴子入侵」時要有盼望

4/16/2023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從猴子丟下球的地方再開始。」讓人領悟到,生活中發生的事,與在這個特別的高爾夫球場中發生的事,其實沒有特別不同。

故事中的「猴子」代表的正是引起我們頭痛、錯愕、沮喪、悲傷、難過、痛苦卻是不明白的「意外事件」這時候,我們感到憤怒、生氣、無助、痛苦、想放棄。

然而,生活本就不會按照我們的計畫,反而是驚奇的事時時可能發生。

當你認為事情不會比現在更糟的時候,又變得更糟;而當你認為事情無法變得更好的時候,又變得更好,這就是人生。當這些意外臨到,或接踵而來讓人應接不暇時,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今天的經文:
【羅馬書 5:3-5 】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的愛,已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裏。
讓我們看到,即使今生有救恩,來世有永生的基督徒,人生也免不了有「猴子入侵」,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生氣?沮喪?懊惱?

還是如這段經文說的
【羅馬書 5:3-5 】不但如此,在患難中,我們仍然喜樂;因為我們知道患難培養忍耐,忍耐生出老練,而上帝的愛帶來盼望。這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藉著祂賜給我們的聖靈,已把祂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一、在患難中生出忍耐 

「患難」的希伯來文原意是受壓或「壓榨」,像壓橄欖做成橄欖油,或壓搾葡萄做成葡萄汁或葡萄酒,都需要壓搾。

患難的屬靈意義──患難是一個試驗,這種試驗是能將生命轉化為更美好的品格和美德的機會,使我們得以用歡歡喜喜的心,盼望上帝透過患難在未來賞賜我們的各樣好處。

沒有人在這種環境下會歡喜。但保羅竟然提到,有一種人在患難的環境中會歡喜,就是那些因聖靈充滿嘗過主恩滋味,知道神意思不是要害他,而是愛他的神的兒女。

因此,在勇敢面對生命中的「猴子入侵」時,我們會生出忍耐的好品格「忍耐」在聖經中有不同的希臘文,中文都翻成忍耐。

但這裡用的忍耐字詞,不是指消極的隱忍,無可奈何的忍氣吞聲,而是指「堅強的毅力」。在這裡的忍耐是指面對環境的挑戰,不逃避,而是堅守下去。


西方諺語: 「如果生命給你一顆檸檬,你可以嫌它酸,或者你也可以選擇把它榨成檸檬汁,加上蜂蜜。」

見證:
林書豪曾經在全球颳起瘋狂的林來瘋旋風,當年這位亞裔NBA球員更風光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可見當時的盛況。「林來瘋」時期,他是全球風雲人物,因著接連幾次受傷,失去了許多比賽機會。

他漸漸地從首發變回替補身分,又從替補變成了邊緣的球員,自2019年成為自由球員後,沒有被任何一個球隊簽約。之後的職業生涯,林書豪在不同的地方與球隊之間闖蕩。

某一次因受傷被換下場時,他分享,職籃生涯最大的恐懼,是不被任何球隊需要,過去的努力付之一炬。但每每艱難時刻,他仍選擇定睛神的應許和帶領,勇敢前行。

神用【詩篇 127:1 】鼓勵他,「如果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徒然勞苦…」這段經文對林書豪而言,是很大的提醒。「除非我先聆聽神希望我建造什麼,邀請祂參與這個過程,否則我的勞動是徒勞的。」
過去一年的時間,他不斷進行屬靈操練,但目的不是要學會更多「技巧」,而是要與神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這段期間,他做3樣操練,分別是:經文禱讀、仰望神及聆聽神。透過靜默、反覆唸讀經文,及反思聖經話語,及用心聆聽神的聲音,幫助人在日常生活中,真實與神相遇。

林書豪最近閱讀蓋恩夫人撰寫的書籍《更深經歷耶穌基督》,讓他開始學習完全仰望神,不再定睛於要完成任何目標或事情,而是單單享受與耶穌的時光。

最後,則是聆聽神的聲音。

過去林書豪在禱告時,99%的時間都不停跟神訴說,而未放慢腳步聆聽,發現這件事後,他開始練習花一段時間聆聽神,有時神會透過當天閱讀的經文回應他,有時則給他一些新的想法。

這使他的生命越來越能忍耐。

我和志仁哥在開拓希望教會的過程,用盡我能想的各種方法,想要讓教會成長,但都無法突破,我裡面有好多挫敗,甚至想放棄,覺得自己是無用的僕人,但在一次靈修時,神讓我想起每一個弟兄姊妹,你們是如此委身盡心在和我們一起建造教會,我們怎可因自己的挫敗而離開,神告訴我,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這是我在患難中忍耐堅持的力量。

二、忍耐生老練

老練:跟我們一般說這個人很沉穩老練不一樣。

老練也就是一種被試驗過的品格,是合格檢驗過的,即是那些因患難生出堅毅持守的人,後來生命經過多方熬煉後,在神的眼中被看為合格的品質,這個字多次在聖經中用來隱喻原本不純淨的金屬,多次考驗之下,被煉淨成為貴重的金屬這裡的老練,是經過考驗、被驗證過的品格。

鑽石:
 木炭和鑽石,兩者都是由碳原子組成,兩者最大不同來自環境引起的內在結構改變。就是鑽石需要時間形成,而且它通常位在140到公里的地底,承受強大壓力。
​
見證:
​一位姊妹單身很多年,一直努力想讓自己走進婚姻,但總是遇不到對的人,她很努力成長上課,想改變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使她能走進婚姻,但一次次遇不到對的人,使她遭受極大的打擊,很深的挫敗感,她如何走出信仰危機,重新找回自信呢?

三、老練生盼望 

這裡用的「盼望」是指最終會得到結果的期待。任何人對結果沒有期待,還有甚麼盼望可言。既然有期待,就要用忍耐的心去等待。就像想減重或達到健身目地的人,如果對結果有期待,就會持之以恆。

​THE HOPE萬力豪牧師的見證:從破碎憂鬱到心存盼望 

親愛的家人們,我們的生命中有猴子入侵嗎?牠打亂我們全盤的計畫,讓我們陷入混亂,甚至一蹶不振。

我們的生命會不斷經歷許多患難挑戰 ,但因著神的愛,已經藉著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裡,讓我們在基督耶穌裡找到盼望的力量,再次出發。

【以賽亞書 54:10 】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

評論

耶穌的復活

4/9/2023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馬太福音 28 : 5-6 】
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
耶穌已經復活,祂不再繼續待在死人要待的地方,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空墳墓,耶穌不單單只是為我們死了,而且讓我們看見,祂不單用死來為我們贖罪,更是用復活讓我們明白我們接下來人生要去的路。

一、耶穌的復活打開天上的路

耶穌的復活給我們指示了另一個生命的方向:
【希伯來書 
9 : 27 】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

本來人生命的方向就是只有一個指向死亡之路,並且被動的等待死後的審判,這對人來說確實是一個悲慘與無奈的生命,所以沒有未來生命盼望的人就會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人生所有一切的價值都只看在今生,重視今生的享樂,一切的努力就在今生,人只能在這樣的環境下苦苦生存。

或有人察覺到死了原來不是生命結束的終點,而努力去探究,但發現要在死後延續生命卻是那樣的困難,甚至窮盡一生的努力都是做不到的,所以就想像要寄望於無數次的輪迴來累積這樣的成效,然而令人氣餒的是每次的輪迴都會造成記憶的缺失,縱有下一世的轉世,一切都有可能從頭開始,甚至消費完前世的努力。

耶穌的死打開一條路通到河的對岸,在以色列人要進入迦南地的事件上,讓我們看見了耶穌的復活打開天上路的圖像。

在約書亞記三、四章的描述,那時約旦河的水位是漲過兩岸,此時的河面寬度是來到約
1公里左右,那湍流的河水就如同人的罪一樣,是那樣的多使人與神隔絕,使人與神的祝福隔絕,要在這個時節通過約旦河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神給約書亞的處方是,讓祭司抬著象徵神同在的約櫃先一步走進河流中,當祭司抬著約櫃一走入約旦河的時候水流就開始斷絕,然後讓祭司一直走到河的中央才停下來,水流這時完全的斷絕,然後約櫃持續站在河的中央讓以色列人才能順利渡河。

這時的約櫃就象徵耶穌為我們承擔所有的罪,是耶穌為我們扛住了那罪的壓力,讓我們有一條路可以順利的走往天國,領受天上的祝福。

【約翰福音 
14 : 6 】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

想要靠著自己去往天上的路是不可能的,唯有藉著耶穌,而且不藉著耶穌,也不知道天國是往哪裡去,感謝主藉著耶穌我們就可以明白,可以清楚,人生未來還有路,讓我們不是只耽溺於現況,而是為了永恆將來天上的國而預備。

二、耶穌的復活賜下豐盛恩典

【啟示錄 21 : 4 】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
過了約旦河,正式進入迦南地,對以色列人來說就是結束苦難、曠野的日子,這是一個使他們豐盛流奶與蜜之地。


【使徒行傳 2 : 24 】
神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復活,因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
。
第一個恩典就是將我們從死的痛苦中解釋了,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這短短的痛苦人生,而是有一個永恆的盼望。

由於有死亡的問題,我們所做的許多事都要求快速,例如求學要求快速有成,但是若是你有永恆的生命呢?

我相信這時對於學問這件事來說就不是那麼急的事情了。同樣的因著有死亡的限制而帶給人生許多的痛苦,在死亡的問題被解釋了,人就不再被這些問題所束縛。

再來看看耶穌的復活,耶穌的復活曾經多次的顯給許多的門徒觀看,或是突然在密閉的空間出現,或是在野外出現,或是突然出現在身旁,顯然耶穌復活的身體與我們的想像是不一樣的。


【哥林多前書 15 : 42-44 】
死人復活也是這樣:所種的是必朽壞的,復活的是不朽壞的;所種的是羞辱的,復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軟弱的,復活的是強壯的;所種的是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若有血氣的身體,也必有靈性的身體
。
復活的身體不再只是受到敗壞肉體限制的身體,是不朽壞的,是強壯的,是榮耀的,是靈性的身體,是永存的身體,不用再擔心死亡的問題,當然不需要繼續受轉世之苦。


【希伯來書 7 : 25  】
凡靠著他進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
。
耶穌是長遠活著,替眾聖徒祈求,耶穌沒有忘記這些相信祂,倚靠祂的人,祂是長遠替我們祈求的主,是使我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的主,藉著祂我們可以領受富足、平安、喜樂、健康的盼望。

讓耶穌把一切的美好分賜給你,成為被耶穌醫治的人,把最好的給你,讓他祝福你。

三、耶穌的復活引導活在當下

【約翰福音 11 : 21-27 】
21.馬大對耶穌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裏,我兄弟必不死。
22.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神求甚麼,神也必賜給你。」 
23.耶穌說:「你兄弟必然復活。」 
24.馬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他必復活。」 
25.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26.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 
27.馬大說:「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


這段耶穌與馬大的對話,透露出我們對於神的不了解,首先馬大對耶穌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

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神求什麼,神也必賜給你。也就是說馬大認為耶穌如果早在這,對馬大來說她把神放在過去,如果過去那段時間祢在,那這一切事情都不會發生,這樣的死別之痛就不會有。

許多人都會想如果過去神如何如何,我現在就會如何如何,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而且也不切實際,純粹發生在想像中。

若真是過去那樣那樣,就真的會造成現在如何如何嗎?

若拉撒路不死,馬大、馬利亞及門徒會認識耶穌所說的,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這句話的意思嗎?其實不能,經文已經讓我們看見答案了,即使耶穌對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馬大信嗎?不信,所以才有下面那一句回話,馬大說: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這句話把耶穌拉到未來去,認為即使復活那也是未來的事情。

【希伯來書 
11 : 1 】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
人如何信就如何得著,馬大相信過去的耶穌,相信未來的耶穌,就是不相信現在的耶穌。

親愛的家人,耶穌容許過去有些事情發生在你的身上,就如同耶穌容許拉撒路死亡一樣,就像耶穌容許睚魯的女兒先死去一樣,這是在祂同在的允許下發生的,其實感覺很殘忍,但現在要經歷的卻遠遠大過這一切。

耶穌超越時間、空間、地理,祂已復活這些更是不能限制祂。耶穌要我們專注的不是在過去,也不是只要把盼望放在未來,而是要了解在當下、現在耶穌要我們如何過,你的現在當然影響你的未來。

專注於當下耶穌要我們做的,要我們學習的,不要只活在過去,盼望過去的改變,也不要只把盼望放在未來,而蹉跎了今日的機會。

​信心的堅定是在每一次的當下選擇耶穌的道路,相信耶穌的帶領,或許跟著耶穌一起背十字架,一起受苦,一起受辱,也或許享受耶穌所帶來的祝福、供應,不論如何為每個當下尋求耶穌的意思,順從聖靈的引導,那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臨到你。
評論

一件美事

4/2/2023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馬可福音 14 : 6 】
耶穌說:由他吧!為什麼難為他呢?他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一、看見耶穌所做的一件美事

馬利亞看見了什麼,促使她來做這件耶穌稱讚的美事?就是耶穌要受苦、受死,且死在十字架這件事。

【馬可福音 
8 : 31 】
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
。
耶穌先前已經向門徒事先預告過了,門徒並沒有放在心上。

耶穌清楚的告訴門徒他人生的目的是:
【馬太福音 18 : 11 】 
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

【馬太福音 20 : 28  】
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耶穌清楚的向門徒說明了祂必走的道路,為了拯救失喪的人,祂成為服事者,來服事世上的人,祂必須受許多的苦,被有名望的人棄絕,最後被殺。馬利亞看見了耶穌所要做成的這件美事,是關乎萬民的。

【希伯來書 2 : 15 】
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
人確實因為怕死做了許多的事情要來逃避死亡的問題,不論是提高醫療品質、買很多的保健食品,或是花錢去卜卦、算命、改運,例:花錢改命的例子。

人對於死亡是有恐懼的,要說不認識耶穌的人有不怕死的那是少有的。為何會怕?

【希伯來書 9 : 27 】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對人來說,冥冥之中就感受得到,人不是死了這麼簡單,不是只是失去生命氣息這樣,當然失去生命氣息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種恐懼。

另一種恐懼就是懼怕死後的世界,害怕死後的審判,這樣的死後審判不單單在基督信仰中出現,在其他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樣有的。

表示對於死後的問題是大多數人共同的問題,為此人付出了許多的代價,這代價使人如同奴僕一樣。

但感謝耶穌,祂為了使我們脫離死及死後審判的恐懼,祂為我們受苦,為我們受死,承擔了我們的罪,使我們不害怕死亡及死後的審判。除此之外,因著相信耶穌為我們所受的苦,受的死,使我們脫離咒詛,進入祝福。

【加拉太書 3 : 13-14 】
基督既為我們受(原文是成)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因為經上記著: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這便叫亞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穌可以臨到外邦人,使我們因信得著所應許的聖靈
。

因此各位家人在我們這群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的人,我們頭腦中、心裡面要確實知道、確實領受,你這個相信耶穌的人是蒙福的,是蒙恩寵的,這使我們的生命可以穩妥,不受世俗價值觀、潮流的影響,單單做一個屬神的子民。

這樣的事,是何等的美好!

二、回應耶穌的愛成一件美事

而馬利亞是真的照著耶穌所說的聽進去的人。

耶穌對於馬利亞所做的毫不驚訝,祂這樣告訴門徒:
【馬可福音 
14 : 7-8 】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他所做的,是盡他所能的;他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
。

「他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耶穌把馬利亞做這件事的動機說出來,這樣的浪費香膏是為了耶穌安葬的事情。門徒可能聽耶穌說關於祂受難、受死的預言比馬利亞聽的更多,但是門徒都沒有真的收進去。

馬利亞真是深深感受到耶穌的愛,所以她和門徒不同是真的聽進去,才有這樣的行動出來,耶穌說這是一件美事,這是回應愛的行動,而且是照著耶穌所需要的。

很多時候我們愛人常常喜歡照著自己喜歡的,而非照著喜愛對象的喜好。

例如:有一種冷是阿嬤覺得你冷。可能我們不覺得冷,但是阿嬤她覺得冷,所以她也覺得孫子冷,結果給小孩穿過多的衣服,造成小孩反而身體冷熱調節不好。夫妻間也會如此,覺得對方可能會餓,就拚命的準備食物給對方吃,把對方養的胖胖的,再來嫌對方太胖,要減肥。

門徒那時候對於耶穌說祂要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的反應是什麼?

當然覺得不可以,這怎麼行?


【馬太福音 16 : 22 】
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

【馬太福音 16 : 23 】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彼得在勸耶穌的時候有沒有其他門徒表示反對,沒有!

表示其實門徒也是默認彼得所說的,甚至可能有人覺得怎麼鋒頭被彼得搶去了,自己講晚了。

只是沒想到後面耶穌的回應事馬上打臉彼得。並不是彼得不愛耶穌,而是彼得是用人自己愛的方式去愛耶穌,而不是照著耶穌的意思去愛。

馬利亞處境則是相反,她做在耶穌身上的事情遭到別人反感,但卻是照著耶穌的需來做,並且被耶穌肯定的。

信仰生活一個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是照著自己的方式去愛神,還是照著神的吩咐去回應祂,你要選哪一個呢?

三、這一件美事在福音中有份

馬利亞所做的事情被耶穌肯定,耶穌這樣說:
​【馬可福音
14:9】
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以為記念
。

過去婦女的地位確實比較卑微,很多時候是沒有名字的,或許也是因為馬利亞的身分讓這些男人門徒反對她。

但耶穌沒有忘記,在福音裡耶穌沒有忘記任何一個卑微的人。

馬利亞所做的事情或讓門徒反對,或者有門徒默許,我們無法去明白每一個門徒的態度,但這件事對門徒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是沒有價值的事,雖然不是眾人覺得偉大或是怎樣轟轟烈烈的大事,但耶穌卻看見這回應的愛,耶穌肯定願意貼近祂心意的人所做的,正如那寡婦的兩個小錢,耶穌覺得這寡婦奉獻的比其他的人更多。在

福音裡紀念馬利亞所做的,就是讓聽的人明白耶穌看顧每一個回應祂的人,也紀念這些人為了回應耶穌的愛而有的行動,在福音裡你是被看見,是被紀念的,是在福音裡有份的。

​願我們如同馬利亞一樣,看見耶穌所做的一件美事,也願意回應耶穌的這一件美事,不管你覺得自己多微小,或是對耶穌所做的多麼微不足道,在福音裡耶穌都紀念。
評論

憐憫的心

3/26/2023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馬太褔音 5 : 7 】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路加褔音 6 : 37-38 】
​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

【羅馬書 2 : 1 】
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甚麼事上論斷人,就在甚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

二、多多為別人設想

【路加褔音 10 : 25-37 】
25.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作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26.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27.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28.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29.那人要顯明自己有
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
30.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
死,就丟下他走了。
31.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
32.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33.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
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34.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
35.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36.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37.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罷。

三、將心比心

【約翰福音 3 : 16】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 13 : 1 】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四、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約翰福音 1 : 4  】
 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評論

更豐盛的生命 5 - 依從你的話

3/19/2023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路 加 福 音 5:1-11】
1.耶 穌 站 在 革 尼 撒 勒 湖 邊 , 眾 人 擁 擠 他 , 要 聽 神 的 道 。
2.他 見 有 兩 隻 船 灣 在 湖 邊 ; 打 魚 的 人 卻 離 開 船 洗 網 去 了 。
3.有 一 隻 船 是 西 門 的 , 耶 穌 就 上 去 , 請 他 把 船 撐 開 , 稍 微 離 岸 , 就 坐 下 , 從 船 上 教 訓 眾 人 。
4.講 完 了 , 對 西 門 說 : 把 船 開 到 水 深 之 處 , 下 網 打 魚 。
5.西 門 說 : 夫 子 , 我 們 整 夜 勞 力 , 並 沒 有 打 著 甚 麼 。 但 依 從 你 的 話 , 我 就 下 網 。
6.他 們 下 了 網 , 就 圈 住 許 多 魚 , 網 險 些 裂 開 ,
7.便 招 呼 那 隻 船 上 的 同 伴 來 幫 助 。 他 們 就 來 , 把 魚 裝 滿 了 兩 隻 船 , 甚 至 船 要 沉 下 去 。
8.西 門 彼 得 看 見 , 就 俯 伏 在 耶 穌 膝 前 , 說 : 主 阿 ! 離 開 我 , 我 是 個 罪 人 !
9.他 和 一 切 同 在 的 人 都 驚 訝 這 一 網 所 打 的 魚 。
10.他 的 夥 伴 西 庇 太 的 兒 子 雅 各 、 約 翰 , 也 是 這 樣 。 耶 穌 對 西 門 說 : 不 要 怕 ! 從 今 以 後 , 你 要 得 人 了 。
11.他 們 把 兩 隻 船 攏 了 岸 , 就 撇 下 所 有 的 , 跟 從 了 耶 穌 。
【路加福音 5 : 5-7 】
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
。

一、主在乎你的需要

一個平凡的情境,是在生活中的,是人沒有想到。

彼得和他的朋友們就是在一旁清洗著漁網,淬不及防的耶穌向他們提出了請求,請他們把漁船稍微往開,好讓他可以向眾人講道。

就是這麼的稀鬆平常的日子,在這一刻彼得還不知道將要發生在他身上奇妙的事情。就是那麼剛好,彼得他們才整夜勞碌並沒有打著什麼,這對他們來說是剛剛結束疲累的一晚,才剛剛正在洗網的彼得和伙伴,就這麼剛好接到耶穌的請求。對很多人來講這不過是偶然,對於熟知故事的我們卻會覺得他怎麼那麼好運剛好遇見神。

彼得這群漁夫是那樣的不顯眼,不過是社會上微小的一群,你覺得你微小嗎?奉耶穌名祝福你,你要發現神正看著你,他深深注視著你。

在聖經上很多場景都不是突然的,就像那撒馬利亞婦人,那個曾經有過5個丈夫的婦人,耶穌卻出現在他打水的井邊,也是在這樣對眾人來講稀鬆平常的日子。

還有在畢士大池那癱的40年的人,天天等在這天使來攪動水池,期望能夠第一個下到水池裡得到痊癒,就著他沒有預備的時候,耶穌就來找他了。

基甸遇見神,是在他躲在榨葡萄酒池中打麥子的日子,生活就這樣過的時候,神顯現了,就在我們以為沒有神的時候,神仍然看著我們。

還記得那兩個前往以馬忤斯路上的門徒嗎?他們對於在耶路撒冷剛發生事情感到疑惑感到驚奇,在他們認不得耶穌的時候,耶穌卻與他們同行。

親愛的家人,神沒有忘記你,他沒有忘記你的需要,他在乎著你的需要。

這些剛剛所提到的當然不是天天遇見神,然而在神覺的最適當時候,他會使你遇見他,你將會盡情深要在你身上所做的事。

彼得他們那時候只是單純覺得耶穌想要一個可以放心講道的地方,壓根沒有想到要在耶穌身上得著些什麼,我們不知道彼得已經聽耶穌講過幾次道,他跟耶穌有多熟,但在這之前彼得都沒有認出耶穌是那一位主,那一位至高者。

彼得只是提供的船隻讓耶穌可以站在那裡講道,耶穌來到彼得哪裡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為之的。耶穌看準的彼得他們剛好在洗網的時刻,趁著他們還沒有把網洗完之前,向他們提出了借用船隻的要求。

若是耶穌在陸地上向眾人講道,有可能彼得他們就在這時候把魚網洗好了,並且開始曬漁網,這時候要求他們再把船開出去下網捕魚就困難多了,神知道什麼時間,對我們做什麼事是最剛好的。

耶穌上彼得的船,正是因為他知道他整夜勞力卻沒有得著什麼,耶穌向彼得所展現的是有一位愛他的神在乎他的需要。我們看到彼得照著耶穌的吩咐水深之處下網捕魚,結果捕到的魚,多到差點使漁網破裂,使兩條漁船差點沉了,這樣的豐盛超乎他們的想像。

奉耶穌的名祝福各位家人也要經歷這樣的豐盛。
​
奉耶穌基督的名祝福你,這樣豐盛在你所沒有注意的時候就忽然你臨到你,像畢士大池那樣的醫治要速速臨到你。

現在家人神在乎你我的需要,他不是默不作聲的,祝福每一個家人都要經歷彼得所經歷的豐盛,經歷畢士大池的癱子所經歷的醫治,在一個稀鬆平常日子,在神所看為最好的日子,這些恩典要來滿足你。

二、各種層面的富足

物質富足、心靈富足,靈性富足,耶穌先讓彼得他們捕到魚,讓他們在物質上經歷祂的富足。

【約翰福音 21 : 11 】
西門彼得就去(或作:上船),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
。
在約翰福音結尾又記載了類似的故事,使彼得這群跟隨耶穌的魚夫再一次看見祂的供應,祂的富足。但顯然如同耶穌所宣告的祂要使祂的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神不要我們只停留在物質的富足,這樣的富足是短暫的:
【提摩太前書 6 : 17-19 】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或作:體貼)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
使徒保羅提醒提摩太要吩咐誰?今世富足的人,怎麼樣?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奉耶穌的名祝福每一位家人都可以享受到神所賜今生的富足。
但神不要我們只停留在今生的富足,祂要我們更進一步,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能給予的人都是心靈強健的人,心靈不夠強健,不夠富足的人是沒有辦法給予的。

保羅曾說過耶穌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受就是得著,得著富足是一種快樂,然而我們知道只是富足的人快不快樂?沒有真正的快樂。還記得多年前有一本書叫做「窮到只剩下錢」,造成了許多回響。

倒不是裡面的理財觀念引起迴響,而是那個書名讓人深深的感受到人的富足不單單在金錢方面,因為神造人不單單只是想要享受物質豐盛的生物,我們比所有的生物能承載更多,我們還要心靈的富足。心靈富足的人就是能給予的人,所以耶穌說施比受更為有福,透過行善讓我們心靈更加豐盛。

最後一個富足是靈性上的富足,前面的都是預備而已,是為了基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那個生命是永恆的生命,是與至高者連結的生命。

當彼得發現耶穌是那一位看顧他,能給予他豐盛的主,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生命的不足,這使他發現自己的罪:
【路加福音 5 : 8 】
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彼得發現自己的靈性是不聖潔的,他的生命整個都是不聖潔的,他怕自己得罪了神。

但耶穌這樣回答彼得:
【路加福音 5 : 10B 】
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
耶穌指引彼得的生命不再只是為生活肚腹勞碌,而是為了神的國度而搶救靈魂,他的生命與神的使命連結了,生命被賦予更高的意義。

​這個意義使門徒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付上極大的代價來傳揚福音,救人靈魂成為他們生命最喜樂的事情。

三、依從主耶穌的話

彼得怎樣得著這些豐盛的?

就是從這句話開始:
【路加福音 5 : 5-7 】
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
。
雖然彼得有不願意,彼得感到被挑戰,彼得不是在舒適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回應,但他卻願意為了主違背自己的舒適感,接受了主耶穌的挑戰。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

彼得調整自己的次序,以主的命令想法為優先,先作主的事情,即使這可能不合理,可能不喜歡,但是彼得願意順服。順服使彼得發現了生命的救主,生命更加豐盛的契機,在那一刻彼得與主相遇。

耶穌差遣他的門徒到世上,不是告訴他們你的人生一定會一帆風順,無憂無慮。

【路加福音 10 : 3 】
你們去吧!我差你們出去,如同羊羔進入狼群
。
這世上會有像狼群一樣兇惡的人群,但在這當中有屬神的羊,我們是去到狼群中搶救屬神的羊,那不一是一個舒適的環境,但使我們的生命更加燦爛。去找出你生命中要搶救的羊,那些BEST去關懷他們,去跟進他們,去告訴他們福音的恩典,搶救他們的生命,是我們生命更富足的秘方。
評論
<<上一步

    作者

    林志仁 牧師 & 蔡鳳梅 師母

    封存檔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 ​​幸福專線:​(04)2265-1572​
  • 希望官網:www.17gohope.org
  • 希望信箱:17gohope@gmail.com​
  • 教會地址:台中市南區工學北路169號
  • 服務時間:AM.09:00~PM.17:30 
圖片
  • 關於希望
    • 認識希望
    • 加入小組
  • 最新消息
  • 牧者頻道
    • 主日信息
    • 讀經列車 >
      •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 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 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
      • 尼希米記/以斯帖記/約伯記/詩篇
      • 箴言/傳道書/雅歌/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 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
      • 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
      • 哈該書/撒迦利亞/瑪拉基書/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
      • 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
      • 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
      • 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 生命故事
  • 品味幸褔
    • 幸福之語
    • 夫妻恩愛營
    • 鄰家醫師
  • 幸福小聚
  • 未來領袖
    • 活力青少
    • 歡樂兒童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