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教會 HOPE CHURCH
  • 關於希望
    • 認識希望
    • 加入小組
  • 最新消息
  • 牧者頻道
    • 主日信息
    • 讀經列車 >
      •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 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 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
      • 尼希米記/以斯帖記/約伯記/詩篇
      • 箴言/傳道書/雅歌/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 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
      • 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
      • 哈該書/撒迦利亞/瑪拉基書/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
      • 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
      • 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
      • 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 生命故事
  • 品味幸褔
    • 幸福之語
    • 夫妻恩愛營
    • 鄰家醫師
  • 幸福小聚
  • 未來領袖
    • 活力青少
    • 歡樂兒童
  • 聯絡我們
按此處以編輯.

我的使命

12/13/2020

評論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使徒行傳 26 : 19 】
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神在我們身上都有一個美好的計畫,是與神的國度息息相關的,也是與我們個人息息相關,當我們投入建造神的國度我們將經歷到神的愛、神的大能、神的祝福,這將使我們的人生更加豐盛美滿,你準備好要一起經歷了嗎? ​
圖片

一、重心在於神

神給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專心仰望祂,就像我們在公司工作,我們工作的方向是老闆為主而不是以我自己為主,我的工作內容必定是完成老闆的意志,沒有一間公司喜歡聘請和自己唱反調的人,因為那樣必定會毀了公司。

另一方面我們工作的資源也都是從老闆那裡得到,和老闆保持密切關係的人往往可以得到最好資源,這是最簡單的一面。

較感性的那一面,是當我們與神越親密,我們願能夠明白神在我們生命裡面所要賜下的祝福,還有祂對我們的愛,這使得我們更有信心去進行祂所託付我們的工作。

那要
怎麼樣把重心是對準神的呢?就是過一個敬拜神的生活。

敬拜神的生活就是在生活中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來尊榮神、高舉神,來作為我的生活方式。

尊榮神就是讓神有面子,這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說,就類似尊榮父母一樣,一方面所做的是讓父母喜悅,另一方面所做的事情可以來使別人稱讚你的父母,這才是尊榮。

尊榮神也是我們愛神的表現,耶穌說愛神就是要遵行祂的話,遵行那些話?

就是聖經上所啟示的,這聖經是神所啟示的,沒有人可以隨意亂改上面的話,耶穌也說了,上面的一點一畫都不能廢去,試想如果一個國家軍隊的軍人,對於上司的命令可以隨意更改、解釋,這個國家家有多大的混亂,話說回來國家將如何對待這樣的軍人?

我們當尊重聖經上的吩咐,常常閱讀是幫助我們瞭解神的啟示的重要方式,不可當個無知的人,沒有不知者無罪這個道理,無知會讓我們不小心犯了很多錯誤,而將自己拖入死地的。

自己讀經,並且藉著聚會以及裝備學習都是讓自己更瞭解神話語的重要方式,這個如同練武功一樣,常常操練就能成就蓋世武功,閒懶怕苦就會變成三腳貓功夫,毫無用錯,還只會招來殺身之禍。

而透過對聖經的瞭解,我們就知道做事情的原則、方法、態度,這使我們在做神的工時能真正使祂的名被尊榮。

例如:
飯店的接待人員,飯店對他們的工作要求一定是有熱情、親切、主動,當住客被這樣接待,往往就會稱讚這個飯店真好,老闆真有智慧…等等的讚美;相反的接待人員搞不清楚公司的工作要求時,不但會搞錯工作的程式,很多時候就會放縱自己的感覺,甚至會嫌惡客人,還是給客人擺臭臉,講話沒大沒小的問題發生,這就會造成飯店及經營者的困擾,如果我是經營者我該如何對待這樣的員工呢?

好老闆當然要給機會,可是會一直給嗎?很難吧。

但是前面所說那照著飯店一切規範、秉持正確良好態度的接待員呢?

常常這樣的員工就有了管理更重要部門的機會,當然他所獲得的資源、好處也會更多。

​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因著生活上習慣要尊榮神,我們就會去調整自己,而在信仰中最好的一點就是我們還有聖靈的幫助,祂會引導我們,賜給我們新的力量去完成神所託付的。

耶穌在世的時候為我們所示範的就是這樣的生活,有聖靈同在的生活,幫助耶穌完成天父的託付,使我們因著耶穌常常感謝父神。這就是我們當過的生活方式,天天敬拜  神。

二、在神的家中

圖片
我們既然以神為我們的天父,所以我們都是一家人,在靈裡真正的一家人,不是只有在地上是一家人,我們將來在天上都是會相見的喔!

因此,耶穌頒給我們最重要的新命令就是彼此相愛,我要學會如何善待自己的家人。

既然同為家人,就要想如何造就對方,不論說話也好,相處的行動也好都應當以此為出發點,講話一定要想得是如何使我們更合一,這並不是說我們只要彼此吹捧就好,聖經教導我們要在愛心中說誠實話,要說誠實話也要有愛心。

有一間教會,他們的牧師聽信了一個弟兄的推薦,以為投資某一個基金可以獲利,他希望可以讓教會的資金更充裕,所以他就擅自將教會多餘的資金通通交給這個弟兄去投資,
剛開始幾年確實有賺錢,但是漸漸地開始產生的虧損,而這位牧師對理財真的是門外漢,也不知道該做停損,等到教會其他的長老發現時,教會的資產已經虧損一半以上,那個金額實在相當龐大。

這個牧師心中十分懊悔,但也挽不回這些損失的金錢,作為牧師心想他一定會被請離教會。確實在教會當中有很多人有這樣的聲音,於是這些長老很認真地開了好幾次會,就是討論這樣的議題。最後這些長老的一致意見是這樣,他們一起去找牧師告訴他說:「我們真的很難過你做這樣的事情,這確實讓教會的財務倫理產生很大的衝擊,這件事情擊垮許多人的信心,真的很多人希望你離開教會,因為這件事情讓他們太難過了」。

牧師回答說:「我完全可以理解是我犯的這個愚蠢的錯誤我會離開的。」就在牧師打算離開的時候,這些長老叫住了他說:「你是我們的牧師,也是我們親愛弟兄,弟兄犯的錯我們在其中也有責任,我們對你的愛不夠,以至於你在需要這些諮詢的時候,你不敢來詢問我們,當你犯了錯我們也不應該讓你懷著傷痕這樣離去。

所以,我們決議留下你,讓我們可以好好愛你、引導你、幫助你,完成神在你生命中的呼召。」聽完這些話的牧師當場大哭,而這些長老也抱著他一起大哭,這間教會確實因著這個事件,走掉了一半以上的人,但是剩下的人都像這些長老一樣,盡他們全力幫助牧師重新再站起來,很快的這間教會的人數就恢復到以前,而且超過了以往,都因為這裡有愛,這裡是真正神的家。

​請人離開很容易,自己離開也很容易,不容易的是願意面對傷痕靠著主重新出發,願我們都能活出這樣的愛。

三、持續地擴展

圖片
當我們在神的家中學會如何愛人,如何建造之後,神希望我們的影響力不是指在這少少的人群中。

 神的心意是希望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

所以耶穌告訴我們要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這是我們基督徒的大使命,是我們該努力擺上的一件重要大事。

但是這卻不是人人想擺上的服事,因為我們覺得勸說人好困難。

確實勸說人好困難,但是讓人自己想來就簡單了吧!

怎麼可能讓人自己想來,當然有原因,撇開想要認識  神來說,人喜歡交朋友,喜歡和朋友相處的習慣是不會改變的。

那我們喜歡和怎樣的人交朋友?就是談得來對我有益處的人。

怎樣是談得來?

當然就是說話能造就我們、祝福我們的人,和這樣的人相處最舒服,而這樣的人不就是基督徒嗎?

而基督徒又最愛祝福人,不就是對人有益處的人嗎?

聖經上告訴我們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林前9:23),所以我們當關注在如何使別人得益處的事情上。

那首先就要找出需要益處的人,在我們身邊總有一兩個人需要幫助,這就是我們可以主動關懷的對象,很多時候一次的關心是不夠的,人因為客套、擔憂總是會拒絕個幾次,當我們表達我們的善意與真誠,人是願意和我們敞開他自己的。

從這個方向可以衍伸出社會服務是我們基督徒該擺上的。

教會應該是許多善心人士的聚集處,也是最多志工的地方,我們當想一想我的生命是這樣嗎?

聖經上告訴我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

當我們願意發揮我們的愛心,我們會發現人群漸漸地就靠過來。另外做好自己當作的本分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的生活、工作都是與人息息相關的,我們自己做好本分,就是帶給別人祝福。例如:當學生的認真面對自己的課業,就有能力去幫助那些課業比較不會的人。在工作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就在無形中幫助許多的人。和自己的家人有良好的相處,也是可以帶給許多人鼓勵與盼望,讓他們知道原來家真的是可以成為一個美好的地方。透過這些不同的方式,我們就能夠將福音漸漸地傳出去,人是先看見我們的行為,才會認識我們的人,認識我們的人,才會想要認識我們的神,願我們都成為一個善行的貢獻者,將福音的祝福帶給人,使更多人得著救恩。
評論

我的生命

12/6/2020

評論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構成我們生命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關係」,關係站在我們的生活很大的一部份,幾乎可以說關係好就沒有關係,關係不好就有關係,我們有和自己的關係、他人的關係還有漢環境的關係,這些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而我們當怎樣去處理好這些關係呢?

​
就是把握耶穌所教導的只要祝福不要咒詛,當關係處理好我們將發現生活是快樂滿足的。
【羅馬書 12 : 3 】
​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圖片

一、先處理與自己的關係

實際上我們常常跟自己的關係是有衝突的,很多人並不喜歡自己,或者說是不能接納自己的某個部份,因為我們很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

曾經有義大利的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試驗,他們找了50個人來照鏡子,幾乎在差不多1分鐘左右,這些受試者就會覺得鏡子中的人不是他,心中就開始產生焦躁不安的感覺,明明鏡子裡面就是他本人,這樣的結果讓我們發現人真的很難接納自己。

當然或許有人很喜歡照鏡子,但照鏡子往往是想要找出自己有沒有什麼問題,我們成了找自己麻煩的高手。

如果沒有正視到這樣的問題,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難以自處。

如同在舊約時期的掃羅王,當撒母耳告訴他,以色列全家都仰望他及他的父家的時候,掃羅王的回答是,我是微小的,那並非客氣的謙卑,而是他真實心理的感受,從他後面躲起來不想讓眾人發現他就可以理解,而這與他真正做王之後,常常不可一世是不相同的。

但是我們如果細細研究,我們會發覺掃羅王的不可一世的樣子,不過是隱藏他感覺到自己卑微的這一面。

人因為犯罪的緣故,所以會有一種怯懦的感受,因為人吃了善惡果,第一個感覺到不愉快就是自己赤身露體,但是我們想一想所有的動物有穿衣服嗎?

為什麼人會對自己赤身露體感到不愉快?

神創造看著都是甚好,實際上現在人常常為了穿什麼衣服而煩惱。

人正是因為犯了罪,人決定自己分別善惡的時候,這種情況就發生了,我們許多認知與神的看見是不一樣的。

那神是怎麼看我們的呢?

我們回過來看先知撒母耳,他如何形容掃羅,他說他是以色列眾人所仰慕的,這是神要他說的。

還有那基甸,他也認為他是至微小的,但是神的使者怎麼稱呼他呢?
他說:「大能的勇士你好!」神和我們的看見是多麼的不一樣。

難道神不知道我們裡面有很多缺點嗎?難道神不知道我們的軟弱,不知道我們的短處嗎?

祂
怎麼還能夠這麼相信我們?因為祂是創造我們的,祂是最瞭解我們的。

實際上也是當初的犯罪,那個罪就是吸引我們要成為一個主宰,像神那樣可以分別善惡,但問題是我們完全沒有決定善惡的能力,而我們胡亂決定的時候,就造成我們自己的混亂。

所以犯罪第一個破壞了是我們與神的關係,第二個就是破壞我們與自己的關係,接著就是破壞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再來就是與環境的關係,而這也使我們失去的祝福的能力。我們怎麼樣和自己恢復關係呢?

我們需要重新從神的角度眼光來看我們自己,還記得在上一週所談的嗎?

神看著我們甚好祂喜悅我們,這樣的看法才是使我們安心的,不然我們會常常把自己當成上帝,什麼事情我們都要能夠解決,什麼事情我們都要能夠完美,但我們的完美是真的完美嗎?

當然不是!我們毫無能力去決定這件事情。

回到神的面前親近祂,我們就越明白我是多麼蒙神喜愛,他所賜給我的優點、美好是在什麼地方?

​而
我以為自己不足的地方,我將發現神以祂自己來補足,也難怪古人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因為離了神我們一點也不完美,只有回到神的裡面我們才能夠安心。

二、與他人及環境的關係

圖片
​【以弗所書 2 : 15  】
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上一點我們提到因為人犯罪的緣故,所以和神的關係就被破壞了,然後是破壞我們跟自己的關係,再來就是破壞與他人和環境的關係。

我們看到當第一次男人看到神所為他創造女人的時候,他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這是何等親密的感覺。

但是,當偷吃禁果的事情被發覺的時候,神責問男人是否偷吃了善惡果,男人馬上把責任推給女人。


確實是女人受到蛇的引誘先偷吃禁果,但是是男人先領受了神說不可吃善惡果的吩咐,男人本來應該提醒女人,然後拒絕繼續錯下去,既然錯了就應該勇敢的承認過錯,這時已經落入罪惡之道的男人,不僅厭惡自己的身體,也將這樣的厭惡加在女人身上,這樣推卸責任已經成為現在全人類的問題,這樣的行為正是造成現在的人類關係破壞的主因。

類似的情節是不是在一直生活中上演呢?

因為遠離神的罪行,使我們沒有勇氣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也或者我們根本就不想接受這樣的責任。

如果員警當他面對罪犯的時候,卻因為害怕被罪犯傷害,而不想去逮捕罪犯,或是面對需要維持社會秩序的時候,因為害怕被人說三道四,還是不想得罪人,而不想介入其中,那這個國家將會何等混亂!

所以我們看見在聖經上,很清楚地寫出很多有關於人際關係的經文,不論是對夫妻的、父母的、孩子的、他人的,都是在教導我們回到正確的位份,表現出該有的態度,這才是使我們生活可以真正和諧的方法。

在這些教導當中重要的是從我自己做起,這些並不是教我們去指責別人的道理,而是要先問自己我做到了嗎?

實際上讓完全遵照這些真的蠻難的,這使得我們更感受到我們真的很需要救主來説明我們,靠著自己確實很難,但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舊主耶穌,我們凡事都能做。

而當
人與人之間關係恢復了,我們會發現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就是我們周圍的環境開始被醫治恢復,周圍的環境開始會我們的生活效力,這是神起初創造的次序。

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呢?

因為當人的關係變好,人對的周圍的感覺也就變了,也就會善待環境,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照著神的吩咐生活,所以從神而來的祝福就毫無攔阻地臨到我們的生活,這樣的祝福是超乎想像的。

想要得祝福嗎?

在關係上好好照著神的吩咐去經營,就必看見這樣豐盛的祝福臨到生命當中。

三、我生來要造就與祝福

圖片
【羅馬書 8 : 19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

神創造人確實不是要破壞而是要祝福,聖經上寫的很清楚人是要成為神的代言人管理世上的萬物,上帝可沒有把生殺大權交給我們。

造就與祝福別人才是神給我們的命定,這樣的生活方式才是令許多人喜樂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社會喜歡推行日行一善,去幫助別人也令自己格外的快樂,這樣的行為已經被社會學家所證實,這才是我們該有的生活方式。

既然我們被救贖回來,就不要向那些黑暗之子一樣,行那一些破壞的生命破壞環境的行為。

首先要從說話開始,聖經上許多地方都告訴我們,說話要造就人。

說話這一件事情確實需要學習,怎樣講可以使聽見的人得益處。

這個世界是背離了神的原則,所以在許多的地方都可以看見,那些說話怎麼樣去拆毀、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社會的和諧,這些負面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這些都不是我們要學的。

例如:
有
父母這樣說:「你怎麼還不去念書?你要玩到哪時候?我看你這樣將來有什麼出息?」這樣的說話,就是世界的說話。

我們成為神的兒女,回話不要像這個樣子,而是要聽出說話者背後關心的意思,雖然我們期待父母能夠說正確的話,但是沒有覺悟自己的生命屬耶穌的,這樣的人都還在受世界的影響,所以說出來的話大概都是如此傷人。

這時候我們可以像世上的光一樣把對方的好給照出來。剛剛那一段父母的話,可以發現父母擔心兒女沒有念書,擔憂兒女將來沒有競爭力,這妨礙他將來生活的發展。此時的兒女怎麼樣回話好呢?

只要抓住父母關心的意思這樣回:「好的我知道了,我現在就來念書我感受到你的關心的關心。」重點就是在於回應父母愛的關心,這樣做就造就了父母愛的事實,強化的父母也關愛我的事實,同時也給還沒有真正覺悟要跟隨耶穌的父母好的說話榜樣,給他們有機會修正自己說話的方式。

耶穌說我們是世上光,當我們說話或是行動能以造就人及祝福人為我們的出發點,別人會看見這樣的好榜樣,就如同光照著他們,這才讓其他的有機會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改變我們的環境就從我們自己做起,只有我們起來示範造就與祝福的生活方式,就會吸引靈性覺醒的人來跟進,讓人人跟隨耶穌的榜樣,這樣我們的生活也才會真正不一樣。
評論

    作者

    林志仁 牧師 & 蔡鳳梅 師母

    封存檔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 ​​幸福專線:​(04)2265-1572​
  • 希望官網:www.17gohope.org
  • 希望信箱:17gohope@gmail.com​
  • 教會地址:台中市南區工學北路169號
  • 服務時間:AM.09:00~PM.17:30 
圖片
  • 關於希望
    • 認識希望
    • 加入小組
  • 最新消息
  • 牧者頻道
    • 主日信息
    • 讀經列車 >
      •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 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 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
      • 尼希米記/以斯帖記/約伯記/詩篇
      • 箴言/傳道書/雅歌/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 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
      • 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
      • 哈該書/撒迦利亞/瑪拉基書/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
      • 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
      • 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
      • 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 生命故事
  • 品味幸褔
    • 幸福之語
    • 夫妻恩愛營
    • 鄰家醫師
  • 幸福小聚
  • 未來領袖
    • 活力青少
    • 歡樂兒童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