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教會 HOPE CHURCH
  • 關於希望
    • 認識希望
    • 加入小組
  • 最新消息
  • 牧者頻道
    • 主日信息
    • 讀經列車 >
      •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 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 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
      • 尼希米記/以斯帖記/約伯記/詩篇
      • 箴言/傳道書/雅歌/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 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
      • 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
      • 哈該書/撒迦利亞/瑪拉基書/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
      • 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
      • 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
      • 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 生命故事
  • 品味幸褔
    • 幸福之語
    • 夫妻恩愛營
    • 鄰家醫師
  • 幸福小聚
  • 未來領袖
    • 活力青少
    • 歡樂兒童
  • 聯絡我們
按此處以編輯.

和好的關係

3/10/2019

評論

 
圖片
中國人常說 :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全靠關係。
基督的福音,是能使我們和好的福音。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關係。
你會幸福是因為關係,你會痛苦也是因為關係。
​

一、感情破裂的原因

  1. 人的罪惡(羅五8)
    人類衝突的癥結是由於和神的關係出了問題,聖經說這是罪

    在現今社會中,人的關係往往是緊張、疏離、撕裂的,聖經讓我們知道,罪就是破壞人與神、人與人的關係,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就是罪。

    罪破壞上帝美麗的創造,也破壞了造物主與人的關係,死亡、欺騙、偷盜、仇恨等各種痛苦便入了這世界。


    犯罪是關係的破壞與信任的崩解
    當關係破裂,溝通就充滿懷疑,容易負面解讀

    我們回到起初來看人類第一宗犯罪案:亞當夏娃因吃了一個禁果,就被上帝趕出伊甸園(創3)?造成從此人與神關係的破裂。也帶來一連串罪的影響。

    罪帶來:羞恥感、害怕、自我控告
    羞愧感引發自我懷疑
    :你可以建立情緒界線,停止習慣性地懲罰責備自己,羞愧感是一種自我譴責的情緒,覺得自己很糟、很糗、很丟臉或一無是處。

    羞愧感帶來的不安,讓我們徹底懷疑自己,感覺自信、自我能力、自我價值都完全消失的一種感受。當對方對你的指責,你接受後並用按照對方的方式行動,就是一種「投射性認同」。當一方將他自己無法承攬的感受投射到另一方身上,另一方順應其感受產生的行為。

    在上對下的關係中,營造羞愧感可建立起控制的角色,讓對方屈服,懷疑自己的想法的正當性,甚至羞於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

  2. 人的軟弱(羅五6)
    △該隱與神的關係先出問題,後來因嫉妒就殘殺他的兄弟亞伯
    △掃羅追殺大衛,因為他裡面沒有安全感而大衛竟然能以恩慈待他的仇敵因為他學    會安息在神裡面。
    △約瑟因炫耀爸爸送他的彩衣,哥哥們因著嫉妒就把他賣給埃及人當奴僕。

二、我們需要與誰和好

神的心意是要使我們和睦
【 哥林多後書 5 : 18 】
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
,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
  • 與神和好
    神是和平的根源。
    因為基督耶穌親自給我們帶來了和平,以自己的身體拆毀了以色列人和外族人之間充滿敵意的隔牆,化解所有冤仇和傷害,使雙方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因著十架的愛,以饒恕代替仇恨,以愛代替傷害。

    當我們和耶穌建立親密的關係,被耶穌的愛激勵,有耶穌的愛在我們裡面時,人就可以用新的眼光去認識神,去看待人,看待自己。因此「和好」就成為可能。


  • 與自己和好
    人總有一些過去的痛苦和失敗,人人往往會怪罪自己、不接納自己,要勸這樣的人與自己和好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能愛與接納自己,就會引起焦慮不安。

    而沒有安全感的深層焦慮,是來自沒有足夠的自信,也就是「不相信自己夠好」,很在乎「別人是怎麼看我的」「我不夠完美!」和「擔心別人怎麼想?」之類的想法,讓我們矛盾、抑鬱、想不開,在討厭自己的自卑中自我傷害。

    自卑完全是一種恐懼,因為害怕「連結中斷」。這與社會「預期」有很大的關聯,社會預期我們該扮演什麼角色?該是什麼樣子?應該如何做才對?當我們無法達到預期時便會害怕無法在社會預期的框架中
圖片布芮尼.布朗博士
布芮尼.布朗博士 出一本書「我已經夠好了」幫助我們克服自卑!
從「擔心別人怎麼想」到「勇敢做自己」。
「因為不完美,才讓我們值得愛!」

  • 當我們願意面對自卑,我們就找到,逆轉人生的力量!
    即使是你最大的過錯,相信神都會拿去 並且將其變成你及他人的益處。

圖片
小馬 - 倪子鈞
  • 與人和好
    人生在世,要討好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但“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一二:18),特別是得罪人時,就當向人認罪。

    神抵擋驕傲的人,藝人小馬曾因不可一世跌入谷底,小馬花了8年謙卑與人和好。
    ​

三、如何和好?

圖片
每一段關係的漸漸疏遠,就是從不再信任,不再表達真實的想法開始的。
和好三部曲
  1. 先把受傷心帶到神面,讓神醫治
    【以賽亞書 49 : 4 】 我卻說:我勞碌是徒然;我盡力是虛無虛空。然而,我當得的理必在耶和華那裡;我的賞賜必在我神那裡。

    當你的朋友說了傷害你的話,不要忍著,告訴她你的感受,提醒她不要再這樣。
  2.  饒恕
    健康的家庭生活一定要靠原諒的能力,一個團隊沒有彼此的原諒就無法運作。一份友誼的存在也不可能沒有原諒。面對傷害,我們是要因為不能原諒別人而陷入怒氣、傷害、苦毒、和憂鬱呢?還是選擇原諒別人?

    饒恕是醫治受傷關係的良藥,是每天都需要充滿在人與人的關係裡面的。
    箴言 10 : 12 愛能遮掩一切的過犯--饒恕的重點不是合理或公平,而是彼此的心是否再次連結。
  3. 正確表達 VS 道歉(同理心)

​

評論

    作者

    林志仁 牧師 & 蔡鳳梅 師母

    封存檔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 ​​幸福專線:​(04)2265-1572​
  • 希望官網:www.17gohope.org
  • 希望信箱:17gohope@gmail.com​
  • 教會地址:台中市南區工學北路169號
  • 服務時間:AM.09:00~PM.17:30 
圖片
  • 關於希望
    • 認識希望
    • 加入小組
  • 最新消息
  • 牧者頻道
    • 主日信息
    • 讀經列車 >
      •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 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 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
      • 尼希米記/以斯帖記/約伯記/詩篇
      • 箴言/傳道書/雅歌/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 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
      • 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
      • 哈該書/撒迦利亞/瑪拉基書/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
      • 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
      • 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
      • 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 生命故事
  • 品味幸褔
    • 幸福之語
    • 夫妻恩愛營
    • 鄰家醫師
  • 幸福小聚
  • 未來領袖
    • 活力青少
    • 歡樂兒童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