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酸性體質”這理論一被提出就全世界瘋傳,大家應該有聽過「容易被蚊子咬,是酸性體質」、「酸性體質容易引發癌症」等觀點,但實際上,人體是一個動態恆定系統,無論我們吃了什麼食物,體內許多緩衝調節系統會把血液酸鹼值儘量維持在pH 7.35~7.45(弱鹼性);若血液pH值<7.35,則稱為「酸中毒」,代表身體調節功能出了問題。因此,若真有血液pH值<7的人,那他已經是快死亡了。 而所謂食物的酸鹼性,並非根據吃起來的味覺,而是將此食物完全燃燒後的灰燼溶於水,其溶液的酸鹼性來劃分。若吃入酸鹼食物不平衡,可能使血液pH值“短暫”稍微偏離正常的弱鹼性,但人體內緩衝系統可以儘速把血液酸鹼值調節恢復,維持正常的人體酸鹼度。總之,事實是根本沒有所謂的“酸性體質”喔! 以下圖片是政府提供的食藥闢謠專區,對食物、藥物方面有疑問者,可多加利用 網址:https://www.fda.gov.tw/tc/news.aspx?cid=5049 附帶一提:
當年發明”酸性體質“理論的作者楊恩(Robert O. Young)曾因無照行醫被判刑入獄。他也曾在法庭上承認「自己並不是微生物學家、血液學家、醫學家及自然療法專家,也沒有受過任何科學訓練」。 最近,一位罹癌的45歲媽媽凱莉(Dawn Kali)聽信Robert O. Young之建議,放棄化療與傳統醫學治療,轉而接受他的「鹼性體質」療法,結果癌症病情惡化,害她延誤了治療。美國法院判處他詐欺,要賠償一億美元。 貧血是什麼?會有哪些症狀及問題? 基本上,當人體的「血色素(Hb)」、「紅血球數量(RBC)」或「紅血球比容(Hct)」等三項中,至少有一項是低於正常下限值,就表示有貧血的傾向。貧血的人常有心跳加快、心悸、頭暈、臉色蒼白、易疲倦、體力差、活動後易喘,甚至易掉髮等症狀。貧血除了影響生活品質,也容易造成下半身水腫、易發胖體質,甚至心臟肥大與慢性心衰竭,不可不慎! 貧血的原因有時非單一 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依“製造不足”、“流失或破壞過多”、“其他”分為三大類。 1. 製造不足:造血的原料(鐵、葉酸、維生素B12)不足、骨髓因疾病而使造血能力降低。 2. 流失或破壞過多:失血多(經血量大、腸胃道長期出血、癌症出血)、溶血或脾臟增加破壞紅血球。 3. 其他:遺傳性的地中海型貧血在台灣佔有6%,大多不需任何治療。而慢性發炎疾病是造成貧血的第二常見原因。 貧血不一定是缺鐵,要對症處理
現代人飲食並不匱乏,加上鐵質在體內是可以循環使用,除非是不正常流失體外,否則不易缺鐵。若非缺鐵性貧血卻補鐵,小心過多鐵質沈積胰臟、肝臟導致器官病變。總之,勿以為貧血就是缺鐵,也不要輕忽貧血,應尋求專業醫師的檢查診斷,找出原因、對症治療,並要均衡飲食,才是健康安全的方式。 關鍵是在哪裡發生結石 「結石」是結晶物質所集結成的塊狀物,泌尿道結石在台灣最常見是草酸鈣結石。菠菜含草酸,豆腐含鈣質,二者一起烹煮,草酸碰到鈣質看似會結合成「結石」,但因這二者是在腸道中發生結合,故會跟著糞便被排出體外,不會跑到腎臟等泌尿道中。 若只吃菠菜,沒有豆腐的鈣質與草酸結合,草酸被腸胃道吸收後進入血液循環,經腎臟過濾後,草酸與血鈣容易在腎臟結合成草酸鈣結晶,進而集結成腎結石! 水份攝取不足 是結石主因 血液本就有草酸根離子及鈣離子,但二者的濃度很低並不足以引發草酸鈣結晶,經腎臟過濾濃縮製造尿液時,仍不會產生草酸鈣結晶。但當人喝水量不足,血液會濃縮促使離子濃度上升,再經過腎臟濃縮後,草酸根離子和鈣離子的濃度變得更大,就容易引發草酸鈣在尿液中沉澱,當然就會造成結石。 足量鈣質飲食可降低結石的風險
由於飲食(尤其植物食品)廣泛存有草酸,美國國家腎臟協會及國家衛生研究院都一致表示「攝取足夠鈣質,可預防、降低腎結石的發生。若三餐間平均分散提供足夠鈣質,更可有效減少腸道對草酸的再吸收,進而降低結石惡化或復發的風險」。 不宜只吃水果當正餐! 水果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是好食物,但其實多數水果所含的糖份卻不低,且纖維質並不多,所以不宜吃多,特別是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適量。 由於水果是好東西,就常被人們忽略其隱藏的糖。水果的糖份,以果糖含量較多,而果糖不同於葡萄糖,它主要在肝臟代謝,很容易轉成三酸甘油脂(脂肪)儲存,故也不建議脂肪肝的病人吃太多甜的水果。 勿以為要吃起來有甜味的水果,糖份才算多,其實人類的味覺並不靈敏,遠遜於其他動物(例如狗)。《康健雜誌》曾抽樣調查發現,即使是“微糖”的梅子綠茶,含糖量就相當於10顆方糖,全糖的梅子綠茶更高達17顆方糖;根據2011年《天下雜誌》的調查發現,偏酸的飲料為了達到讓人感覺同樣甜度,所加的糖量要比不酸的飲料多,而這些糖份讓人們越來越不健康。 近年來,國際上開始注意糖份對健康的影響,我國衛福部也已於2015年7月規定飲料必須標示含糖量,但是至2017年仍有許多手搖飲料店家打迷糊仗。每家飲料的「微糖」、「少糖」的標準不一,在購買時請多注意,建議以無糖為主,才不至於攝取過量。 回到正題,為何正餐不宜只吃水果?
正餐飲食需要營養均衡、熱量足量,但水果是水份最多(通常占90%以上)、其次是糖份(通常接近10%)、其他就是維生素、礦物質及少量纖維質,所以只吃水果是很不均衡,且容易熱量不足!若是水果吃到飽,則會吃進過多糖份,導致肥胖。曾經有婦女連吃半個月西瓜當正餐,結果胖了3公斤,腰圍多了2~3吋。 因此,就算水果是好食物,但也要注意適量攝取! 常聽到「吃西藥對身體不好」,故選擇吃中藥。也有人說「西藥有副作用,中藥則沒有」,但中藥其實就是藥!西藥大都是單方,中藥是多種成份的複方,如人參中不只有人參皂苷,當歸中不只有阿魏酸,而以上這些藥方都是碳氫氧的化合物。凡是藥物都會有副作用,劑量一高就可能發生。 其實,藥物是被發明來幫助人改善身體不舒服及治療疾病的“工具”,它本身沒有不好,關鍵在有否正確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感染疾病而死亡的人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戰爭而死亡的二千萬人還多,若沒有抗生素來治療感染疾病(如肺炎),那死亡人數將會更多!
所謂的“抗藥性”是針對抗生素而言,舉例來說,抗生素B原本可殺死細菌A,卻因故變成無法殺死細菌A,則稱細菌A對於抗生素B產生了抗藥性。要避免抗藥性的發生,就要「除惡務盡」,吃抗生素一定要按時服用完整個療程,好徹底殺光細菌,以免少數苟延殘喘的細菌有機會突變而產生了對抗能力。 藥物既然是幫助人改善身體不舒服及治療疾病的,當然沒事就不用吃。一旦生病時,建議遵從醫師的囑咐,好好休息、常喝水,若需要吃藥時,就好好吃藥,才是讓疾病或不舒服盡快改善之道。 我們常有的錯誤觀念,以為只要分開時間吃,就能避免掉藥物與食物的交互作用。但事實上,交互作用的機制是相當複雜,輕微的不需要特別處理,但嚴重的卻可能會致命! 簡單說,藥物不管是長效(一天吃一次)、中長效(早晚各吃一次),或短效(三餐飯後各一次),只要規律服用都會“整天持續”在體內作用,所以“任何時間”若再吃會衝突的東西,其實就會發生不良反應,怎麼都避不了! 很多藥物是經由肝臟代謝,而柚子和葡萄柚所富含的「Furanocoumarin」成份會抑制小腸及肝臟中的代謝酵素CYP450 3A4,促使被此酵素代謝的藥物在血中濃度升高數倍,而增加發生不良反應(毒性)之機率!要特別注意的是,此抑制藥物代謝的作用可長達數小時,甚至2~3天,除非停藥幾天,否則無法避免發生交互作用。 因此,若有服用以上圖中的慢性病藥物類別,尤其是代謝藥物較慢的老年人,盡量不要吃柚子與葡萄柚喔!
適逢中秋佳節,在此謹以柚子為例,來說明藥物與食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但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組合的交互作用,影響的程度是可大可小。為了確保用藥安全,我們要遵從醫師指示,若有用藥疑問應諮詢醫師或藥師喔! 感冒 ≠ 流感 首先,要先釐清「感冒」與「流感」是不一樣的! “感冒 Common cold”,是一個俗稱,醫學上正式名詞是“上呼吸道感染”。造成感冒的病毒超過200種,常見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融合性病毒、某些腺病毒、腸病毒及副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等。症狀通常較輕微,包含喉嚨痛、咳嗽、流鼻水、鼻塞、打噴嚏,有時也會有頭痛、全身輕微痠痛,甚至發燒的情況。一般約2~5天的病程,但慢性病病患、嬰幼兒、老年人...等等免疫力較差的人,被病毒感染後,常容易得到續發性細菌感染,併發了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肺炎、甚至心肌炎或心包膜炎,而拖延更久。很不幸,目前尚無所謂的“感冒疫苗”。 流感 Flu,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專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感染。流感病毒主要分為A、B、C三型,其中又分為許多基因亞型,例如H1N1、H5N1、H3N2...等等。症狀比感冒嚴重許多,尤其呼吸道以外的症狀較明顯,往往高燒數天、全身肌肉嚴重痠痛、非常疲倦、頭痛、也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等症狀。通常需7~14天的病程比感冒久、傳染力更強、併發症的發生機會也較大。萬一病情嚴重時,甚至需要用到抗病毒藥物來治療。不過,幸好可預先施打「流感疫苗」產生抗體來大大減少感染的機會。 流感疫苗,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預防「流行性感冒」,避免得到流行性感冒時所發生嚴重的併發症。所以,施打「流感疫苗」不能預防“感冒”!
目前認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但由於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於六個月後會逐漸下降,且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不同,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以獲得足夠保護力。 預防勝於治療 任何疾病都是預防勝於治療,感冒或流感是病毒感染,沒有所謂的特效藥,預防被感染是很重要的!病毒可經由飛沫的吸入或眼、口、鼻的粘膜直接接觸而感染人體,所以,在感冒或流感流行時應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合,且應常洗手、戴口罩,並改掉常挖鼻、揉眼睛、口咬手指的壞習慣,以減少感染病毒的機會。另外,均衡足夠的營養、正常規律的作息及經常適度的運動,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幫助我們戰勝病毒! 登革熱病毒不會由人傳人,而是健康者被體內帶有登革熱病毒的蚊子叮咬後感染。初期症狀可能會有發燒、頭痛、噁心、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骨頭痛、通常在發燒3~4天後皮膚出紅疹。當出現以下警示症狀,如容易嗜睡(叫不醒、意識模糊)、躁動不安、持續腹痛或嘔吐(肝臟腫大、胸水腹水)、出血(牙齦持續出血、持續流鼻血、身上出現大片瘀青、大小便出血),就要趕緊就醫! 登革熱無特效藥,台灣尚無核可的登革熱疫苗,主要是靠人自身的免疫力。只要遵照醫師囑咐:多休息、多喝水、吃夠均衡營養,按時服用減輕症狀的藥物,通常二週後可自行痊癒。而網路上流傳的那些偏方頂多是補充水份,是不能治療登革熱的! 登革熱有四種型別,感染某一型後痊癒,可終身免疫同型,若再次感染不同型別就沒有免疫力,且通常會比第一次更為嚴重。因此,不管是「滅孓」師太或是「殺蚊主義」者,要每週一次將住家裡外的積水容器都清除乾淨,避免使家裡變成“蚊化中心”、並使用衛福部核可(實證有效)含DEET敵避成份的防蚊藥劑,才能有效防蚊喔!
總之,若是懷疑自己可能感染了登革熱,一定要趕快就醫並做好防蚊措施喔! 不會! 感冒,是呼吸道不舒服症狀的總稱,常見症狀有喉嚨發炎、喉嚨腫痛、咳嗽有痰、流鼻水、打噴嚏、鼻塞,有時也會合併頭痛,甚至發燒等。感冒最主要是「病毒」感染造成,沒有特效藥,所以,必須等人體的免疫力戰勝感冒病毒,那些不舒服的症狀消失也不在短時間內復發,感冒才算是真正好了。 依照每人免疫力的不同,感冒有一定的病程時間,通常是5-7天左右,也有少數人病了10天以上。打針或吃藥之目的是暫時壓制症狀、減少痛苦,以便使人“吃得下、睡得著、改善生活品質”。在感冒還沒好之前,停藥後,藥效退了,之前壓抑的症狀就會很快復發。 打針的成份其實口服藥也都有,兩者的差異在於吃口服藥「會經過腸胃道吸收及肝臟代謝」,才進入血液循環開始發揮功效,而打針是直接將藥物送入血液,但頂多是讓藥效提早20-30分鐘出現,早點減輕症狀而已!後續還是要靠口服藥來維持減輕症狀的效果。 總之,打針,只是提早減輕症狀,並不會縮短感冒的病程時間,所以並不會使感冒好的比較快喔! 感冒是被“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感染而引發的呼吸道症狀。若無病原體,即使在冷凍庫,只會冷死而不會感冒。18世紀發明避雷針的富蘭克林注意到水手經常穿濕淋淋衣服卻沒感冒,而在封閉空間、群聚的人,就算穿厚衣物,卻接連有感冒的症狀。如果「著涼」就會感冒,那麼愛斯基摩人或住北極的人應該每天都在感冒吧! 但為什麼天冷時,感冒的人特別多呢? 平時鼻腔內及空氣中本就存在一些病原體伺機入侵,人體呼吸道表層黏液及纖毛可將它們粘住並排出,免疫細胞也可穿越鼻黏膜血管來幫忙抵禦,但天冷時使人少喝水,促使鼻黏膜血管收縮、黏液及纖毛的功能也變差,而病原體在低溫環境可存活較久時間,再加上天冷時人們傾向緊閉門窗導致空氣不流通,只要其中有感冒的人,會使得其他人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大大增加,於是病原體傳染能力就會變大。 怎樣有助預防感冒?
簡單說,喝夠水、正確戴口罩、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病菌上身。另外,攝取均衡的營養、平時規律適度運動,加上適當的禦寒衣物,以提升免疫力。關於保暖是大人穿幾件,小孩就穿幾件,因為多穿的外套並不會減少孩子感冒的機率,但熱出溼疹倒是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