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教會 HOPE CHURCH
  • 關於希望
    • 認識希望
    • 加入小組
  • 最新消息
  • 牧者頻道
    • 主日信息
    • 讀經列車 >
      •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 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 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
      • 尼希米記/以斯帖記/約伯記/詩篇
      • 箴言/傳道書/雅歌/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 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
      • 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
      • 哈該書/撒迦利亞/瑪拉基書/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
      • 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
      • 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
      • 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 生命故事
  • 品味幸褔
    • 幸福之語
    • 夫妻恩愛營
    • 鄰家醫師
  • 幸福小聚
  • 未來領袖
    • 活力青少
    • 歡樂兒童
  • 聯絡我們

每天進步一點點,看見全新的你

12/29/2024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羅西書 3 : 9-10 】
因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習慣學院創辦人詹姆斯.克利爾,高中時因運動意外重傷甚至昏迷,影響棒球球隊生涯,但他也因此發現微小習慣的驚人力量,傷後六年他成為ESPN的全美明星陣容,學業上並獲得最高榮譽總統獎章。

你是否好奇他是如何達成這項驚人創舉的?


習慣: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 
​
隨著習慣的形成,你的行為會受到「無意識的自動化」的支配。

一、習慣的力量

【約伯記 8 : 7 】
你起初雖然微小,終久必甚發達。 

何謂原子習慣? 微小的習慣在時間的複利下,也會造成巨大的改變。

  • ​英國自行車國家隊故事
    「微小增長的總和」就是在你做的每一件事情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  
    只要微調運動員一點點的習慣,累積起來的複利效應就很驚人,讓自行車隊在短短5年間,就從國際比賽裡一金難求,變成運動賽事的長期霸主。事情的發展很難讓人相信,結果卻又如此具有說服力。 

  • 美國職籃史上最聰明的球隊之一 
    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在球員休息室裡貼著社會改革家雅各.里斯說的話:當一切努力看似無用,我會去看石匠敲打石頭。可能敲了一百下,石頭上連一條裂縫都沒有,但就在第101下,石頭斷裂為兩半。然后我了解到,把石頭劈成兩半的不是最後那一下,而是先前的每一次敲擊。

  • 習慣形塑身分認同, 習慣就是身分認同的具體化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每天寫作,你就把「一個有創意的人」這個身分認同具體化了。
    每天鍛鍊,你就把「一個運動的人」的身分認同具體化了。

  • 愈是重複某一行為,就愈強化與那個行為相關的身分認同。  詹姆斯·克莉爾

二、養成習慣的四個核心關鍵 

1. 提示:讓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幫助你自然而然開始行動。     
2. 渴望:讓習慣變得更有吸引力,增加你持續下去的動力。    
3. 回應:讓習慣的行動輕而易舉,無須意志力也能堅持下去。   
4. 獎賞:讓習慣的獎賞令人滿足,享受成果,持續進步 。

【如何養成好習慣】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利用時間或地點當作提示    
  • 方法一:執行意向公式 我會於某時,在某地進行,某行為     
  • 方法二:習慣堆疊     
做完某行為後,我會接著坐下個行為     
★設計所處的環境,讓提示顯而易見,在新的環境養成新的習慣比較簡單,因為不用對抗舊提示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讓我們採取行動的,是對獎賞的預期,而非獎賞的實現。期待愈大,吸引力越大。  
  • 方法一:誘惑綑綁: 將想要的行為與需要的行為配對    
  • 方法二:加入鼓勵謀習慣的群組    
  • 方法三:動機儀式 :在執行困難的習慣之前,做一件享受的事

3. 讓行動輕而易舉
  • 方法一:準備好環境,創造一個讓好習慣盡可能容易執行的環境,減少行動的阻力    
  • 方法二:兩分鐘法則  
新習慣的開始,應該要花不到兩分鐘, 想要持續下去,做得到是關鍵     
★降低門檻,【先求有,再求好】。
★每天多做一點點。
  • 方法三: 最小努力原則 

​4.讓獎賞令人滿足
  • 方法一:立即獎賞
  • 方法二:打造進步的感覺    
  • 方法二:習慣追蹤器,運用視覺化的測量方式,讓習慣變得令人滿足   

三、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新習慣

列出2025年你想成為什麼人     
  1. 成為健康的人:
    ①
    、早睡早起    
    ②、每天喝2000cc的水  
    ③
    、不吃炸物
    ④
    、規律運動333  
     
  2. 成為財務自由的人:
    ①、每月定期定額投資
    ②、每月編列預算不超支 

  3. 成為博學多聞的人:
    ①、每月讀完一本書
評論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12/22/2024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羅馬書 1 : 16 】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一、不是人手所能做的

救恩並非靠著人的行為而得的,並不是靠著苦修、悟道、善行、善念、積功德而得的,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除了耶穌宣稱信祂的得永生外,其他的宗教信仰對於得永生這件事是很虛幻的,頂多活個幾萬歲,但從來沒有真的宣稱人可以靠著苦修、悟道、善行、善念、積功德而得的。
【以弗所書 
2 : 8 - 9 】
​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

神明明知道人不能犯罪而無法靠著自己重回永生之路,便以祂的豐盛的慈愛為人預備的救恩:
【加拉太書 4 : 4 - 5 】
及至時候滿足,神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贖出來,叫我們得著兒子的名分
。

叫一切信耶穌是神的兒子,是要來拯救人的救主,就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前兩週鳳梅師母提到耶穌降生在馬槽,為什麼?
【腓立比書 2 : 5 - 8 】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
耶穌降生在髒亂、吵雜的環境顯明祂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神的愛就在此顯明。對神來說,我們的義像甚麼?

【以賽亞書 64 : 6 】
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
。
若單靠行為,沒有人可以達到神得救的標準,就像長期生活在垃圾場的人,就算他在怎麼努力洗淨衣服,洗淨身體,總是會帶出一個奇怪的味來,靠著自己的行為就是這樣的結果。

耶誕節是值得歡慶的日子,雖然 
12/25 並非是耶穌真的誕生的日子,這是當初羅馬皇帝為了使百姓更加領受這個信仰,不要落在偶像崇拜的問題上,刻意選了一個當時很有名的偶像,太陽神的生日來當作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使人不再紀念偶像,而是紀念耶穌誕生。

耶穌誕生帶給我們的好消息是:
【使徒行傳 26 : 18 】
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
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在過去傳統信仰中總是會擔心犯沖、犯禁忌、沖小人,很多的恐懼,而這些恐懼帶來的不外乎死亡與貧窮,但感謝主,因著耶穌我知道這些都離我遠去,因著耶穌從此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的生命由耶穌重新定義。

因信耶穌得蒙赦罪,救我脫離失敗的恐懼,脫離被刑罰的恐懼,使我更能勇敢重新做人。

這些都不是我手能做的,而是神,是耶穌做成的,我們都是白白領受,大大蒙恩,耶穌誕生的紀念日值得我們大大歡慶。

二、在人不能在神都能

在福音書中耶穌曾提到富人要得救比駱駝穿過針的眼更難,關於這段解釋有三個說法,一個是駱駝的音和針線的線只差一個音,所以是線穿過針眼很困難。

第二個說法是當時在城門處有個小門,人穿過去很簡單,但駱駝要穿過去就要卸下所有的貨物,並且要跪下用人推過去,就像財主要放下財務的驕傲是不容易的,要穿過針眼也要許多人的推送。

第三個說法就單從字面解釋,駱駝和針眼的大小差距那麼大,財主要信主是很難的,如同中國人說的難如登天。不管哪種說法都可以看出,人要信主尤其是財主是很難很難的。

但神的恩典沒有在這裡停住,接著耶穌說:
【馬可福音 
10 : 27 】
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
。
在落後地區由於他們無所依靠,往往在此處宣教初時真的不容易,甚至要付上鮮血的代價,但是神的恩典卻也出奇的多,許多病得醫治,死人復活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因為這樣的人無所倚靠,只有神。

而在富足地區能夠倚靠的多,信靠主的單純信心相對也少,神蹟也少。所以在這樣環境下的我們還能信主真的是何等的恩典。

​對神要有更高的信心,祝福各為家人對神的信心一天比一天更大,更穩妥。

三、遠超過所求所想的

神要給更好的,神能給更棒的。

本來在舊約中,對以色列人來說,對相信耶和華上帝的人來說,獻祭然後罪蒙赦免,上帝不追討他們的罪,已經是最好的狀況:
【詩篇 
32 : 1 】
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

但神要給人不只這樣,祂是要與我們同住的神,是隨時你可以遇得到,看得見的神:

【啟示錄 21 : 3  】
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

本來對許多人來說,神祝福我們在世的日子就很好了,但神終究的目標是把我們拉近永恆裡。

【哥林多前書 2 : 9 】
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
你願意接受這樣的祝福嗎?

超過你看到的,超過你所聽見的,超過你曾經想到的,那奇妙的祝福要臨到你的生命中,這一切都是因為愛子耶穌的降生。

【以弗所書 3 : 18 - 20 】
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
神就是愛,愛是最妙的道,而神藉著耶穌將這最妙的道
”愛”給顯明出來,不只要顯明出來還要充滿你,用祂的愛來溫養你的生命,能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你所求所想的,讓你靠著祂加給你的力量,凡事都能做。

能更勇敢的去愛,不怕失敗,勇
敢去宣講耶穌的福音不怕失敗,勇敢的嘗試更好,不怕失敗,有神的愛永遠成為你的後盾。
評論

為愛而來的耶穌

12/13/2024

評論

 
圖片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一、耶穌為愛而生

【路加福音 2 : 11-14 】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有古卷作:喜悅歸與人)!


天父要世人知道耶穌願意卑微來到地上,神的兒子耶穌甚至願意與卑微、污穢、粗俗的人在一起,所以聖誕節是認識天父愛我們的日子。


  1. 耶穌降生顯明天父的愛
    【約翰福音 3 : 16 】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sjnl 
  2. 耶穌降生帶來真實的滿足
    【約翰福音 6 : 35 】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3. 耶穌降生帶領神的孩子回家
    【約翰福音 14 : 6 】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耶穌來到世上是為了搶救天父的孩子,回到天父的懷抱中,天父要人過得喜樂、平安,活出你生命的價值!


  4. 你是為了接受愛而來到這世界(韓國歌曲)
    你的生命之中,正接受這樣的愛,太初時分, 開始的,耶和華的慈愛,藉著你與我的相遇,結出了果實,生活在這世界上,因為有你的存在,成為我們生命之中,極大的快樂,你是為接受愛而來到這世界,現在也正接受,這樣的愛。
    ​

二、耶穌的交換禮物


上帝也在跟我們交換禮物,他送給我們的禮物,也代表他的心,他的用意。

【歌羅西書 2 : 9-10 】
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他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

  1. 耶穌是最好的禮物
    因為在耶穌基督裡,有上帝一切的豐盛,而耶穌又道成肉身,誕生在我們當中    
    祂是我們的救贖、公義、聖潔、平安、喜樂、智慧、能力、力量、產業、祝福、慈愛、安慰、盼望,這個禮物是上帝把祂一切的豐盛,準備要給我們的。

  2. 充滿恩典的禮物交換
    用祂的好交換我們的不好,祂用全新大能的生命,來【交換】我們我們原有的破敗生命.祂代替我們的羞愧與罪。 這是充滿恩典的交換,用【我們的不好】,交換【耶穌的最好】。

  3. 耶穌帶來的交換禮物
    ① 我們的憂患、痛苦、罪孽、過犯和耶穌交換平安、醫治  
    ② 我們奴僕的心(孤兒的心)和耶穌交換兒子的身分  
    【羅馬書 8 : 15 】
    ​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③ 我們生命中的孤單、失落、悲哀和耶穌交換安慰、華冠、喜樂、讚美    
    【以賽亞書 61 : 2-3 】
    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④ 我們的憂慮和耶穌交換出人意外的平安   
    【腓立比書 4 : 6-7 】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⑤ 我們的舊生命和耶穌交換新生命   
      【哥林多後書 5 : 17 】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⑥ 我們的短暫跟耶穌交換永恆       
     ⑦ 我們的軟弱跟耶穌交換強壯的    
     ⑧ 我們的羞辱跟耶穌交換榮耀的    
     ⑨ 我們的貧窮跟耶穌交換富足的     

三​、把耶穌的愛傳出去

  • 我們給耶穌的交換禮物就是,傳揚福音,讓更多人也能回到神的家中!

  • ​獻上你的五餅二魚,發揮你的影響力,把耶穌的愛傳出去
評論

    作者

    林志仁 牧師 & 蔡鳳梅 師母

    封存檔

    五月 2025
    四月 2025
    三月 2025
    二月 2025
    一月 2025
    十二月 2024
    十一月 2024
    十月 2024
    九月 2024
    八月 2024
    七月 2024
    六月 2024
    五月 2024
    四月 2024
    三月 2024
    二月 2024
    一月 2024
    十二月 2023
    十一月 2023
    十月 2023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 ​​幸福專線:​(04)2265-1572​
  • 希望官網:www.17gohope.org
  • 希望信箱:1[email protected]​
  • 教會地址:台中市南區工學北路169號
  • 服務時間:AM.09:00~PM.17:30 
圖片
  • 關於希望
    • 認識希望
    • 加入小組
  • 最新消息
  • 牧者頻道
    • 主日信息
    • 讀經列車 >
      •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 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 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
      • 尼希米記/以斯帖記/約伯記/詩篇
      • 箴言/傳道書/雅歌/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 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
      • 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
      • 哈該書/撒迦利亞/瑪拉基書/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
      • 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
      • 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
      • 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
      • 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 生命故事
  • 品味幸褔
    • 幸福之語
    • 夫妻恩愛營
    • 鄰家醫師
  • 幸福小聚
  • 未來領袖
    • 活力青少
    • 歡樂兒童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