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民數記 27 : 15 - 17 】 摩西對耶和華說:「願耶和華萬人之靈的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可以在他們面前出入,也可以引導他們,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 摩西為何會說出這一段話來,因為摩西的眼界,他所看見的和群眾是不同的,他看到的是神所指示他的,是更多的,因此他眼光看法也與群眾不同。 一、看見使你成為領袖我們看到聖經紀載摩西當初父母迫於埃及法老對以色列男嬰的迫害政策,所以父母只能把摩西裝在箱子中放流到尼羅河中,後來被法老的女兒撿到扶養長大,那時摩西的所看所學就是埃及王室的模式,所以當他想要解決以色列百姓被欺壓的方式就是以暴制暴,殺了欺壓以色列民的埃及人。 結果以色列民接受不?沒有! 隔天摩西看到兩個以色列民在紛爭的時候,其中一個就說:「你要殺我像殺那個埃及人一樣嗎?」這使得摩西發覺東窗事發,因此逃離埃及,在曠野一待就是40年,娶妻生子,放羊去了。 摩西自此的發展都離不開他從王室訓練的看見,那那個控告他殺了埃及人的以色列民呢? 那人不過是從一般人的看見來做事,他所看見的只有他自己,那時他看到的是日頭赤焰焰,隨人顧生命(台語),所以他不會想到要為同為以色列民的摩西掩蓋些什麼?這也是摩西為什麼一定要逃的原因。 人的看見就是你個人的見識,一個人的成就離不開你的見識。 【箴言 11 : 22 】 婦女美貌而無見識,如同金環帶在豬鼻上。 我們來看一個婦女-亞比該,她是拿八的妻子,她為何能得到大衛王的稱讚。 【撒母耳記上 25 : 33 】 你和你的見識也當稱讚;因為你今日攔阻我親手報仇、流人的血。 摩西之所以能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並不是他個人有多行,而是在於他看到了神所看見的,他因為遇見神他的見識開廣了,也因此明白神的全能與神的慈愛。基於他看見了神的全能與慈愛,他明白以色列民族的未來在於神,他也明白神對以色列民族的關愛,在將要卸下領袖的責任時,他才會說出這一段的話。 他的見識使他明白他不是為滿足自己的願望而成為領袖,而是因為神及神對以色列民族未來的計劃而成為領袖,為了神的計畫,摩西求神賜下下一個領袖,這是不一樣的眼界。 二、看見需要滿足需要一個人的眼界被打開會看見真正要滿足的是什麼,例如看見一個人肚子餓,最直觀的就是給他食物,授人與魚。 但是見識在廣一些的人,就明白不能單單給吃的,就像古代災難來就是施粥賑災,但還是免不了災民的暴亂,因為災民不單單是肚子餓的問題,等到飽了一點災民還會想到未來,一想到未來,就想到這些施粥賑災的人過得好好的,憑什麼只有我受苦,有些人就心向膽邊生,做起亂來了。 因此賑災的模式發展到今日,就發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發展出以工代賑的模式,讓賑災的財物是讓災民以勞力來換得,而事實證明這樣的模式更有助於災民生活的穩定。 同樣的需要,但眼界的不同會使得做法不同。雖然有人會覺得那我就是跟好領袖就好,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我幹嘛去當高個,但許多故事、影片都讓我們看見,真的災難來,高個未必能顧全所有的人,靠人人會倒,別把自己的幸福只教在別人手中。 想想看若是亞比該是個沒有見識的女子,靠的就是老公,那她和他們全家的下場會如何? 若是那個報信的工人見識不夠,沒有去報信,他的下場又會如何。 【箴言 15 : 5 】 愚妄人藐視父親的管教;領受責備的,得著見識。 【箴言 19 : 11 】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我們看見箴言中告訴我們沒有見識的人不願意受教,容易發怒,心胸就狹窄;而有見識的人就是能領受責備,不輕易發怒,能寬恕人,你期待你的生命是怎樣的表現呢? 【彼得後書 3 : 18 】 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 怎樣在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有長進,就是要學習,要把握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投資這樣拓展見識的學習才是最好的投資。 再次鼓勵各位家人要進行這樣的投資,這次4月 11 - 12 的領袖高峰會要把握機會參加,拓展你的見識,發掘你更多的領袖特質,使你成為優質的領袖,祝福更多的人。 三、看見目標堅持前進【馬太褔音 24 : 45 】
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 我們再回來思想摩西的領導,在領導中他不是沒有遇到困難,而是大小問題不斷,摩西在這其中也是很緊張、壓力很大的。 例如:他的岳父看見以色列人整天站在摩西的左右,為要等摩西幫他們處理紛爭,這是一個很笨的管理模式,而當他的岳父提出意見,好的是摩西願意聽訓,也願意放權,讓更多的人可以一起擔任領導的責任。 又遇到缺水、缺食物的問題,遇到百姓轉離神,轉向偶像的問題,遇到親人質疑他的權柄,遇到獻祭時姪子不遵禮儀結果被燒死的問題,許許多多的問題,但摩西卻是以色列人極其尊重的領袖,為什麼? 因為摩西自從領受神的吩咐去帶領以色列人後,並沒有放棄這個責任,沒有再一次的逃跑。即使他有所失敗,甚至他還失去了進去迦南地的機會,他也是沒有放棄領導,持續不斷的帶領以色列人。 身為領袖不要怕失敗,要執著於領導,從失敗中去找出領導的要訣,在失敗後再次學習提升自己,那樣的執著、堅持更是讓被領導的人可以安心的保證。 親愛的家人祝福你們成為有見識的領袖,祝福你們有學習的能力,祝福你們如同那蓋在磐石上的房子,即使遇到雨淋、水沖、風吹都不動搖,朝著神所要祝福的目標,帶領你周圍的人一起蒙福,使神應許的都成就在你們的身上。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創世記 18 : 19 】 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 一、生命故事就有影響力這段聖經是神要往所多瑪那裏去,特別來到亞伯拉罕家和他說說話,不僅是向他透露將要成就的生孩子的事,當在亞伯拉罕家吃過亞伯拉罕準備的吃食後要離開,亞伯拉罕也很有禮貌的要送神一段路。 這裡我們從亞伯拉罕與神相處的故事中,可以看見亞伯拉罕對神是敏銳的,憑著過去神像他顯現的感覺,他斷定向他家走過的那群人是神及祂的使者,亞伯拉罕當機立斷,就吩咐僕人及妻子預備吃食,自己急忙跑去迎接他們來家中作客,也就是在這做客的當中,神向亞伯拉罕啟示明年這個時候亞伯拉罕和撒拉要得到應許中的孩子。 【希伯來書 13 : 2 】 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 亞伯拉罕主動的好客,接待旅人就讓他再次遇見神,也使他得到神的啟示。 亞伯拉罕在這裡的接待其實並沒有存著想要怎樣的回報,只是他單純的想要接待神。而亞伯拉罕對神的尊崇不僅僅在接待上,結束後看神要走了,還特意送了神與他的使者走了一段路。 通常客人要走了,我們頂多是在門口和客人寒暄幾句就走了,只有我們覺得特別重要的客人,我們就會盡全力來陪伴。 這樣的禮貌對牧養我們的人和長輩都是合理的,願每一位家人都可以培養這樣的好習慣。短宣隊蒙招待的例子。 我們再回到經文中,我們看見就是在這樣的隨行中,神自言自語說了這段話,其實亞伯拉罕並沒有要探究神要去做什麼,但在這樣陪走的當中,神自己感嘆將要做的事與亞伯拉罕是有關係的,神出於從亞伯拉罕感受到的尊崇中,這樣敬愛的表達,讓神這樣有感而發,能讓神當作朋友的人是何等有福。和這樣的人有關係的人又是何等的蒙福,就像羅德和亞伯拉罕的關係。 神讓亞伯拉罕有為所多瑪求情的機會,也是讓亞伯拉罕有為其姪子羅德求情的機會,羅德之所以有機會在所多瑪的天災中存活下來,可以說是承了亞伯拉罕的情。 亞伯拉罕這一段的生命故事就帶給他的子孫有良好的影響,至少讓他們對神都有不一樣的尊重,讓神說的:「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不單單亞伯拉罕的子孫因此蒙福,也讓我們這些因著耶穌基督接觸到這聖經故事的人蒙福,讓我們有接待的愛心。 親愛的家人,你的生命故事不會是突然的,要相信你的生活故事是很精彩的,我要鼓勵你好好地整理你自己的生命故事,特別是因著信仰而不一樣的信仰抉擇,要不厭其煩地告訴你的孩子,在這其中他們要因這些故事大大蒙福,你和誰說了,誰就要蒙福。 二、生命故事的精彩之處怎麼去說讓生命故事可以動聽,要注意到生命轉折之處,突破之處,改變之處。 【創世記 18 : 1-3 】 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裡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那時正熱,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他一見,就從帳棚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 這裡不同的是什麼?通常有人長時間的在你家門口站著,你會怎麼做? 我想大多數人第一個想法是這些人是誰,怎麼盯著我家看,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心思,第二個才會再看清楚這人我認不認識,如果不認識就會回到第一個想法去思考要如何處理。 在這裡亞伯拉罕踏出他的舒適圈,勇敢去接待旅人,就遇見了神。要遇見神就要勇敢的去相迎,要經歷神話語的大能就要大膽的去遵行。神所吩咐的教訓很多是和人的肉體意志是相衝突的。 例如: 【彼前 3 : 7 】 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原文是知識)和妻子同住;因他比你軟弱(比你軟弱:原文作是軟弱的器皿),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他。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 其實在很多國家都有大男人主義的問題,這個大男人主義和女權主義都是相同的問題-自私,以自己的需要為優先,所以男女關係就會衝突不斷。 在這節聖經提醒丈夫,就是男人要懂得體恤妻子的軟弱,不可憑著自己的血氣去任意對待妻子,這容不容易?在許多文化中這是難的,男人必須要離開自己的舒適感,按情理和妻子同住,而不是隨意的離婚。 確實聖經上許多聖經上的話語都讓人感到為難,要照著神的心意去做說實在的是不順心,而願意不順自己的心,願意去順神的心,就是對神的尊崇。 職場的例子,邀請GLS的例子。 三、使神的應許都能成就神要亞伯拉罕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神的道,秉公行義,使祂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神吩咐我們這些律例、典章並不是為了捆綁我們,而是要將我們從錯誤的文化、習慣,從罪的影響脫離出來,好叫我們可以蒙福。
使我們蒙福才是神真正的心意: 【以西結書 18 : 23 】 主耶和華說:惡人死亡,豈是我喜悅的嗎?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嗎? 人實在是神所創造的,即使我們犯了罪,神仍不願意我們就此死亡,仍以祂全然的慈愛來引導我們,祂所期望的不是隨便我們落入死亡,而是想要搶救我們,為此神還付上祂獨生愛子耶穌的代價,讓耶穌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 因著犯罪的原因,其實人的肉體真是喜歡犯罪的,若非神的引導、吩咐人所能想的罪行是何等的邪惡,然照著這樣人終究必走上滅亡、刑罰之路,這實在是神不喜悅的。 讓祝福從我開始,以生活來實踐信仰,好叫神所應許的一切能承就在我們的生命中,並且成就在我們的子子孫孫及周圍的人身上,都要因著你活出順服神的生命故事來影響你周圍的人,帶領人進入神應許的祝福中。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箴言 23:7 】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 一、壞掉的原聲帶如果你長時間聆聽一個想法,他就會成為你個人配樂清單的一部份。 大多數時候,你我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維。當你不創建和選擇想要聆聽的播放清單,音樂並不會就此暫停播放。 【 壞掉的原聲帶 】你的自我對話、自我世界裡的負面故事他們會不請自來,無須你做出邀請,就會自動在你腦中播放。 【箴言 4:23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或譯: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 壞掉的原聲帶 】有哪些? 1. 不安: 根據美國知名醫學中心醫師的論文提到,所有【腸胃病】都是由不安所引起的〪 為什麼不安:
這世代社群媒體很發達,但很多人的內心還是很孤獨,在很多人當中他還是覺得很孤獨,為什麼?因為他以【自我為中心】他只在乎他自己,這種人只希望從人得著,而不願意付出,不關心他人,就會漸漸變的倔強,孤僻的人。 3. 猶豫不決: 害怕失敗,害怕作決定,所以就會拖延,但沒有行動的信心是死的。 【雅各書1:6-8】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 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心懷二意的人,不知該往東往西的人,無法得到神的祝福。 4. 憤怒: 【箴言 14:29 】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 【箴言 19:11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現今有許多家庭就是因為有人說錯一句話而破碎。每個人都有事後回想自己,因為動怒而感到後悔或羞愧的經驗,動怒會搞砸事情,對自己也沒有任何益處。 憤怒的解方【當你生氣時,就將聲音放低,慢慢說話】 5. 挫折感: 容易失望、以負面心態來看事情、說負面的話、有負面行動的人,他們的挫折感很強 。 【箴言 6:2 】你就被口中的話語纏住,被嘴裡的言語捉住。 人生難免會有挫折會、有困難,會經歷到不是凡事順利的時候,但我們不要用負面態度去面對、不要一直陷在挫折感裡。因此,不受挫折並且心懷盼望,帶著勇氣繼續向前,是讓我們生命成功的祕訣(失敗是研發成本) 。 【詩篇 37:1 】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 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 永遠記得上帝在我們裡面掌權,上帝容許我們經歷許多事情,是因為他要訓練我們,他也要祝福我們。 二、檢視你的配樂我們要檢視心思是否有需要被調整的呢? 挪去、除去思維裡【壞掉的原聲帶】所以要把神的思想放到我們裡面: 【哥林多後 10:5 】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要為自己的思想把關,選擇頭腦要想什麼。聖經提到要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之順服基督為自己腦裡的想法把關,不容許腦中有具破壞力或負面、無益的想法。我們要下決心在思想上自律,操練擁有基督的思維,為自己的腦袋把關,確認讓什麼進來,什麼進不來。有基督的思維,就能在基督的心意裡成長。 問你的原聲帶的三個問題: Q1 它是真實的嗎? Q2 它對你有幫助嗎? Q1 它是友善的嗎? 三、聆聽嶄新的配樂悔改的希臘文是:全然改變思想和情感。
【路加福音 17:21 】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 當我們將心思意念的方向完全轉變時,天國就臨到生活和家庭裡。
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當發生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還是感覺生活不順利的時候,人的思想免不了往悲觀的方向去,會將事情越想越糟,例如生病了就會害怕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有的人會覺得自己將要死了。 人會這樣是因為習慣靠自己,當我們遇到挫折、問題的時候,自己的能力受到了考驗,發現自己力不能勝,這樣悲觀的念頭就不自覺升起來。 有時候我們擔心挫折,所以會不敢嘗試,不敢面對挑戰,會習慣停在原地就好,這都是因為我們從人自己的角度出發,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就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然而身為神兒女的我們不要落入這樣的局面,而是要明白神的兒女不是只有自己而已,還有神是我們真正的倚靠。 我們當明白神的心意,我們來看兩段經文: 【申命記 28 : 13 】 你若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謹守遵行,不偏左右,也不隨從事奉別神,耶和華就必使你作首不作尾,但居上不居下。 【約翰福音 10 : 10 】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我們看見神對你我的心意是要高舉我們的生命,是要豐盛我們的生命,神要使我們的身分更高於我們自己想的,神要使我們的生命更豐盛於我們自己所擁有的。 當然人會想我就只有這麼一點點,我沒有可能前往更高之處,更豐盛之地,但那是魔鬼的謊言,是撒旦的詭計,我們要看的是神的心意,我們再來讀一次這兩節聖經。把神美好的心意深深地刻在你的心版上。 聖經中清楚地指明一件事,人能高升不是只單靠個人自己的能力,高舉非從人來,高舉是從神而來。 一、高舉從神而來我們來讀: 【詩篇 75:6-7 】 因為高舉非從東,非從西,也非從南而來。惟有上帝斷定;他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 要高升秘訣在於認定神,聖經說君王的心在神的手中如隴溝的水,隨意流轉。 讀經列車的進度剛讀完出埃及記,還記得神如何對待法老王嗎? 【出埃及記 4 : 21 】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回到埃及的時候,要留意將我指示你的一切奇事行在法老面前。但我要使(或作:任憑;下同)他的心剛硬,他必不容百姓去。 在出埃及記中多次出現這句話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法老的心剛硬也是有神的作為在其中,這並不是說神主動使法老成為一個剛硬的惡人,剛剛讀的聖經中有提到「要使」的另一個翻譯就是說「任憑」,也就是說若沒有神的介入,法老本身就是心剛硬的人,神只是任憑他,相較起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也是個剛硬的人,但神憐憫他就使他遭遇七年的變獸症,整個人變得如野獸一樣,喜歡在野外餐風露宿,七年後尼布甲尼撒王恢復了正常,他一恢復立馬昭告全國,耶和華神是應當稱頌的。 神可以任憑王的心剛硬,也可以扭轉王的心,君王的心在神的手中如隴溝的水,隨意流轉。 高舉不僅僅在乎人的能力、意圖,而在乎神的權能。當摩西害怕自己口拙無法帶領以色列人時,神說: 【出埃及記 4 : 11 】 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 神清楚的指示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不是單靠摩西自己的能力。 曾經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欺壓的基甸當他初次遇見神,神告訴他要用他去拯救以色列人,基甸是這樣回答的: 【士師記 6 : 15 】 基甸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 神這樣回答他: 【士師記 6 : 16 】 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 後來神使基甸帶著僅僅300人打敗了米甸大軍,是基甸特別能打嗎?不是!而是神與他同在。高舉從神而來!不要擔心自己所有的很少,或是很小,重要的是把這一切交給神用就會不一樣。 還記得新約中耶穌用5餅2魚餵飽至少5000個男丁的故事嗎?而且還多收拾了12個籃子的零碎。 一個小男孩將他的5餅2魚奉獻出來,而當初門徒說去買20兩銀子的餅也不夠這些人吃,5餅2魚遠遠少於20兩銀子的餅,但卻能餵飽至少5000個男丁,為什麼? 因為那個小男孩沒有因為自己的食物少就不敢拿出來奉獻給耶穌用,結果就讓這個小男孩看到極大的神蹟,如果你是這個小男孩你會不會開心,會不會驚喜,會不會興奮,會吧! 高舉從神而來,各位家人不要輕看自己所擁有的,是這些都有缺陷,有的人會說我年紀老了,有的人會說我年紀太小,有的人會說我財富不夠,有的人會說我經驗不足,在神的面前人所擁有的都是少的,都是小的,但只要你敢於擺在神的面前讓神來使用,你會經歷神奇妙的作為。 高舉從神而來。既然明白高舉從神而來,就要有向神自卑的心。 二、向神自卑的心【彼得前書5:5-6】 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 怎樣是一個自卑的心? 自卑的心並不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自己比較差,所擁有的比較貧窮,不是這樣的。而是在神面前順服,願意跟隨神的指示,正如那奉獻5餅二魚的小孩,不因自己的食物少而覺得不能給。 也如耶穌曾經讚揚奉獻兩個小錢的窮寡婦,不因自己的兩個小錢少而不敢奉獻,可見奉獻不是因為不能,而是因為不願。 【哥林多後書 9 : 6-7 】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不論是奉獻財物或是奉獻時間、才能,都不要作難,不要勉強,不要因為害怕,不要因為人情,而是捐得甘心樂意的,才是神所喜愛的。 【哥林多後書 9 : 8 】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在耶穌所說恩賜的比喻中,雖然三個僕人拿到的金額是不一樣的,但前兩個是順從主人的意思就去將所得的進行投資管理,而那個最後被處罰的,拿一千兩的那一位,看起來是自卑,但這僕人自己任意解釋主人的態度,自以為一千兩不能做甚麼事,擅自將一千兩去埋起來,其實這樣正是另一種驕傲的體現。 這次春節回台北和媽媽在聊天的時候,媽媽講起她小時候14、5歲就要去工作的事情,講到她那時候甚麼都不會,但還是勇敢地去工作。 我問她,妳勇敢的秘訣是什麼?(其實我是故意幫孫子們問的,想要藉由阿嬤的例子來鼓勵他們)我媽媽就說:「也沒有什麼,就是人家叫我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人家教我們就趕快學就是了。」這樣願意去做、去學的態度才是自卑,放下身段,照著主人的意思,照著神的意思勇敢去做,就能收成好的成果。 跟自己說從我開始,向神有自卑的心,就是要順服神,照著神的意思行。 三、將憂慮卸給神說實在的憂慮是人之常情,很難叫自己不憂慮,但我們屬神的兒女不用自己去扛這樣的憂慮:
【馬太福音 6 : 27 】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人很容易就被很多的思慮煩擾給困住了,就像忙碌的馬大為何會計較妹妹只待在耶穌的身旁,就是因為她思慮煩擾,被自己多餘的思慮給煩擾了。 耶穌要我們來到祂面前得享安息,我們要紀念使徒彼得勉勵我們的: 【彼得前書 5:7 】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 只要勇敢去做對的事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行為準則是合乎公義、公平、慈愛的事情,照著神給的原則和教訓去做,事情的成果就交託給神,我們不需要自己去承擔這重軛。 例:恩陽在台南如果你擔心自己不夠聰明,不夠強壯,願這節聖經來鼓勵你: 【哥林多前書 1 : 27 】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 不要自己限制自己的腳步,用這段經文來祝福大家: 【以賽亞書 54 : 2 】 要擴張你帳幕之地,張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長你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 願在今年各位能大大擴張你的帳幕,發揮你的影響力,將神的祝福帶入你的生活周遭。 最後以這段聖經來彼此共勉: 【哥林多後書 8 : 12 】 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 神知道你我有幾斤幾兩,他不會將過多的重擔加在你的身上,相反的神要使你看見,祂將提升你,祂將高舉你,是成為領袖看似重擔,但有神同在,靠著那加給你力量的,你凡事都能做,神必使你居上不居下,作首不作尾。 |
作者林志仁 牧師 & 蔡鳳梅 師母 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