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有聲主日信息 ↓ 以下點擊 ↓ 【出埃及記 12 : 26-27 】 你們的兒女問你們說:行這禮是什麼意思?你們就說:這是獻給耶和華逾越節的祭。當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時候,他擊殺埃及人,越過以色列人的房屋,救了我們各家。於是百姓低頭下拜。 一、讓福分代代相傳眾所周知猶太人是一個很會賺錢,很聰明的民族,這樣的民族為何這麼蒙福,其來有自,在聖經中我們看見以色列民族是有上帝祝福的,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而且藉著一代代的傳承,讓這樣的祝福延續下去。 【創世記 18 : 19 】 我眷顧他,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使我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了。 這是我們在聖經中看到的故事,也是我們在現在世界所看到的實際情況,以色列人過得確實比其他民族來的好。 我們知道中國人也有所謂的祖訓,有祖訓的家族確實會比沒有任何祖訓的家族來得長久,沒有任何祖訓的家庭確實很快的消亡。人是很需要教育的,沒有被教育就會長歪,會隨慾望而任意妄為,結果就會為自己招來災禍。 我們從剛剛逾越節的條例看見,當兒女看見父母所做的,他們免不了會問,很小的時候或許不會問,但長大了多少都會問,父母就要告訴兒女,當年神如何在埃及的時候擊殺埃及人,以色列百姓又如何遵行神的吩咐,而使滅命的天使越過以色列人的房屋,救了我們各家。 我們知道直到如今,以色列人仍遵行逾越節的傳統,為何要如此遵行,因為經過歷史的教訓,以色列百姓真是明白,他們的福分就是從神而來,所以他們自從被擄歸回後確實比起先前要更專注於遵守神所吩咐的律例典章,好使神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話都成就。 我曾看過一篇關於以色列人的報導,以色列政府為了使百姓明白安息年的祝福,還提供各項的優惠政策好使百姓遵守安息年的條例,因為他們相信這是神的祝福。 【列王記下 8 : 25-27 】 猶大王約蘭的兒子亞哈謝登基。他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二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他母親名叫亞他利雅,是以色列王暗利的孫女。亞哈謝效法亞哈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與亞哈家一樣,因為他是亞哈家的女婿。 我們看見列王記及歷代志記這兩捲記載關於以色列王朝的歷史,記載到某某王的時候幾乎都會提到他的母親是誰,特別是記載關於猶大國的部分都會如此,因為從此我們可以看見家庭,特別是母親對於兒女的影響。 就如這段聖經提到的猶大王亞哈謝,22歲登基,作王1年,亞哈謝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各位去看歷代志記下22章就會看見清楚的記載這個母親對兒子的影響: 【歷代志下 22 : 3 】 亞哈謝也行亞哈家的道;因為他母親給他主謀,使他行惡。 當父母把神的道,好的道教育自己的兒女就能使他蒙福;而疏於教育的就會讓兒女落入災禍的陷阱中。這樣的教育不只是用說的,也要用實際的行動來教育,才能讓屬神的福分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二、讓信仰得以延續以色列的傳承和世上其他家族或是民族的傳承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信仰的傳承。在談到傳承的事上,以色列民族很特別的是不只在生活律法的傳承,更是有信仰生命的傳承,這個信仰傳承是他們蒙福的根本。 大衛就很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在死前特別這樣交代所羅門: 【列王記上 2 : 3 】 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謹守他的律例、誡命、典章、法度。這樣,你無論做什麼事,不拘往何處去,盡都亨通。 對大衛王來說他深知道信仰的傳承才是蒙福的根本,所以他特別謹慎地交代所羅門王要遵守耶和華你神的吩咐,謹守遵行。 實際上以色列人曾面對亡國的問題,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在信仰上堅定,也沒有好好去傳承,所遭致的後果。而再復國是因為他們重新恢復信仰的傳承,而帶來的結果。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滅亡那麼多年以後還能夠從新立國的,就只有以色列這獨一份了。信仰的傳承其實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言傳更要身傳,還要時時叮囑,才有機會可以好好傳承下去。 對上帝的信心,從來都是單獨個人的,所以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去認識神、經歷神是願意讓孩子蒙福的父母必要學習的功課。 我們可以從亞伯拉罕如何讓以撒建立信仰傳承來學習,亞伯拉罕以聖經的記載來看,亞伯拉罕的是以身體力行來讓以撒了解神的應許是何等的真實。 三、要持續不斷傳承人是有惰性的,所以傳承這件事情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日積累月的結果。
保羅提到對提摩太信仰的肯定時,他這樣說: 【提摩太後書 1 : 5 】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 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帶是卻是能帶來深遠影響的事情。 要讓神應許的福份可以代代相傳,就要讓信仰可以傳承下去,而不是只有儀文儀式,拿香對拜式的信仰傳承不能帶給下一代清楚的信仰經歷,而是透過信仰生活的實踐並將此以故事性的方式傳講,不厭其煩地傳講,就能將這從神來的福份傳遞下去。 |
作者林志仁 牧師 & 蔡鳳梅 師母 類別 |